“一次下鄉調研過程中,有群眾反映自己房屋和別人的差不多,為什么別人得到建房政策補助,而自己的沒有?”
4月27日,代表全省紀檢監察系統參加中聯部宣介云南精準扶貧活動“扶貧幫困,一個都不能少”研討會的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李春海,在400位中外來賓面前講述著紀檢監察機關怎樣為扶貧攻堅提供強有力的紀律保障——
“群眾利益無小事。就住房政策補貼問題一事,我們紀檢干部開展了23次監督檢查,多次到基層群眾家里走訪了解,發現問題出在貧困戶房屋鑒定不精準上,我們便立即要求各鄉鎮認真整改,之后多次進行督查,發現有4個鄉鎮仍然排查出新增拆除重建危房戶,影響了全縣扶貧攻堅工作順利推進,隨即嚴肅問責了這些鄉鎮主要領導。”
云南省少數民族眾多、貧困問題突出,寧洱縣2016年被列為普洱市第一個脫貧摘帽縣。當外賓問及“如何應對扶貧中的腐敗問題”時,李春海從當前扶貧攻堅任務非常艱巨切入,重點介紹紀檢監察機關在扶貧攻堅專項紀律檢查工作中的做法。
寧洱縣2016年扶貧工作目標是努力實現脫貧摘帽,但許多工作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借鑒,還需要鼓勵、支持干部放開手腳大膽干事、勇于創新。有貧困的地方必然會有項目、有資金,有項目、有資金就有可能發生違規違紀和腐敗問題。作為縣級紀檢監察機關,在扶貧工作中,針對扶貧領域資金來源渠道多而廣,產業扶持、基礎設施建設、民居改造、民房建設多而集中的特點特征,我們提前介入,采取定期檢查、不定期檢查、專項檢查、捆綁檢查、明察暗訪、隨機抽查等形式,對扶貧資金監管、資金使用、項目建設和駐村工作隊員開展工作、掛包人員學習掌握扶貧攻堅相關政策進行綜合式立體式監督檢查,針對發現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做到早約談、早提醒、早預防、早糾正,有效地促進了資金規范使用,項目有力推進。
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李春海通過擺事實、引數據、講案例等方式,深入淺出地回答了大家關心的問題,將世界的目光牢牢地定格在“全面實現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莊嚴承諾上。
“2016年,寧洱縣紀委采取通報、談話函詢、問責、黨政紀處分等多種方式,嚴肅查處了扶貧工作推進不力、項目實施監管不到位等問題。”
“在脫貧攻堅工作啟動儀式上,一位部門的同志向我訴苦,說脫貧攻堅工作推進難,有些基層的干部不管我們怎樣強調,都還是認識不到位、不重視。我立即向縣委請示,組織縣鄉紀檢干部對全縣近500名科級干部和駐村工作隊員進行提醒談話。”
“群眾陳某和賴某反映自己看病住院分別花了3800元和2000元,卻因為醫療系統沒有自己的名字報不了保險,該鄉紀委迅速到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調查,發現工作人員白某沒有及時辦理相關業務,導致群眾利益受損。針對此事,白某被給予留黨察看兩年和行政記大過處分。”
……
李春海講述的生動故事、實際案例、詳實數據,無一不向來賓展現著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作為督促者、參與者、融入者,站在扶貧攻堅主戰場上的良好形象,各位來賓和駐華使節臉上的笑容也正是對紀檢機關投身扶貧攻堅工作最滿意的肯定。
研討會取得了明顯成效和宣介效果,引起了世界聚焦,社會各界反響較好,也得到了中聯部等有關部門領導的充分肯定。對于李春海來說,參加此次活動倍感榮耀,談及今后的工作打算,他頗有感觸:“在國家、省、市作出重要決策部署,重大項目重點工作推進時紀檢監察機關必須提前介入,抓早抓小,在工作開展前期就要制定一系列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前瞻性的措施和辦法,為重要決策、重大項目、重點工作的落實推動提供強有力的紀律保障……”(崔寒 馬湛秋 陳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