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借你的手機用一會兒,我要做作業(yè)。”
“拿手機做作業(yè),女兒這是要干嘛?”我有些疑惑,但還是把手機遞給了她。
女兒今年11歲,正在上小學四年級,跟隨妻子在鄉(xiāng)下學習生活。平時,我很少關注女兒做作業(yè),今天卻特意留了個心眼。
女兒拿到手機后,快速下載安裝“作業(yè)幫”軟件,然后拍照查找題目,直接將答案照抄在自己的作業(yè)本上。
我看明白了,原來女兒是利用互聯(lián)網做“假作業(yè)”,這種行為必須制止。
“爸爸想問你,什么是誠信?”
“誠信就是說真話、做實事、守信用,老師也經常教育我們要誠信做人?!?/p>
“你剛才照抄作業(yè),符合誠信做人的要求嗎?”
女兒羞紅了臉,主動將手機還給了我。
后來,我了解到女兒的好多同學都會利用手機查詢、照抄作業(yè)。曾經當過老師的我感到特別難受,相對于假藥、假酒、假種子,孩子們的“假作業(yè)”似乎對社會沒有什么危害,但這種造假行為可能會使他們養(yǎng)成撒謊的習慣,長此以往還會扭曲其正確的價值觀,導致其人格缺陷。
除了“假作業(yè)”,假文憑、假證書、假學術之風日漸侵蝕高雅的校園,莘莘學子為之躁動不安,急功近利。一些學生不守諾言、作風虛浮、畢業(yè)違約等不良現(xiàn)象紛紛出爐。誠實守信這一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被拋于九霄云外,這樣的“建設者”、“接班人”讓人扼腕嘆息。
日前,教育部頒布了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明確在高校開展誠信教育,建立對失信行為的約束和懲戒機制,部分省市發(fā)布了《關于開展青少年學生誠信教育活動的通知》,明確誠信教育將融入到課程教學中,強化誠信校園文化建設。這一做法是立德樹人之舉,必將給未來誠信社會的建立打下堅實基礎。
高考期間,全國各地采取多種措施,嚴防作弊、替考等違紀違法行為發(fā)生,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都把考風考紀專項整治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切實加強對考前、考中、考后的監(jiān)督,為高考提供堅實的紀律保障。
作為一名紀檢人,我真誠期待每位考生都能嚴守法紀、誠信參考,在人生的關鍵路口交上一份圓滿的答卷。(騰沖市紀委 李維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