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又是這個月1號第一個交黨費的,真不愧是我們紀委監察局‘固定黨費日’的‘提醒表’啊!”兼任黨支部組織委員的方麗接過紀檢監察干部老張交來的72元黨費,一邊登記一邊笑著說道。
“嘿嘿,是嗎?讓我趕了個第一。”老張憨厚地笑道。
這是發生在紅塔區紀委辦公室的一幕。
“李主任,我的黨徽別針突然壞了,麻煩借個黨徽,現在不配戴黨徽都覺得哪里不對勁了!”另一間辦公室里,正在忙著處理業務的李主任被嚷嚷著走進來的小王嚇了一跳。
“你呀!總這樣風風火火的,戴上黨徽、亮出黨員身份更要注意紀律,注意我們紀檢人的形象,不要讓人指指點點哦!”
“主任放心!我雖是紀檢監察戰線的新兵,但也知道‘忠誠衛士’的責任與擔當。謝謝啊!”
固定“黨費日”及開展“戴黨徽、亮身份”活動,是紅塔區紀委監察局對紀檢監察干部進行經常性“身份提醒”,強化自我身份認同,提醒其不忘做一名合格共產黨員初心的一項工作舉措。
每月按時足額上交黨費,把黨徽戴起來,把黨員身份亮出來,看似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在有些人眼里或許算不了什么,但它卻是紀檢人以行動作名片、以行動彰顯先鋒本色的具體體現。從紅塔區紀委監察局干部忙碌、充實的身影中,我們看到了亮出身份的紀檢人明確而堅定的黨員意識和強烈的政治自信。
“張書記,有時間嗎?支部今天要把干部自發籌集的7600元‘愛心款’送到困難群眾的手中……”
“大姐,謝謝你對我們的信任,先喝口水再說。”接過信訪室金主任遞過來的水,來信訪室反映問題的張大姐似乎平息了一些剛才激動的情緒。
……
勇亮身份的紀檢人明白: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意味著一份責任,亮出黨員身份并非只是戴上黨徽這么簡單。于是,就如何對標黨風廉政建設的要求,紅塔區的紀檢監察干部采取多種方式,以優良的學風厚植履職根基,強化新規學習;就如何帶好紀檢“鐵軍”隊伍,他們制定綜合考核方案,擰緊黨員干部思想“總開關”;就如何更好的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能,他們開展廉潔過節、公車使用、工作紀律等日常檢查,促進問題整改;就如何“規范村組干部用權”,他們多次進行調研,抓住關鍵破題……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水歸器內自現方圓。”正是這樣一群勇亮“身份”的紀檢人, 將共產黨員的“本”和“根”體現在點點滴滴上,他們結合自身的職責和使命,利劍揚清風,在4年的時間里共立案審查各類案件117件132人,時時彰顯廉風凝正氣的清風效應,在眾生喧嘩里消弭誤解和偏見,凝聚能量推動前行,促使社會安定進步,他們始終無怨無悔,以鏗鏘有力的腳步,踏石留印的言行, 通過在“學”中筑牢思想根基,在“做”中彰顯黨員本色,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黨的忠誠衛士、群眾貼心人的人生追求!(玉溪市紅塔區紀委 何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