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和朋友在一塊聊天,她感嘆道:“這兩年我們家終于不用做那么多客了,以前做客的錢可以攢下來節假日出去外面玩玩了。”
聽了這話我也深有感觸,確實,十八大以前,身邊琳瑯滿目的請客吃飯之風盛行,愈演愈烈的婚宴、壽宴、小孩滿月宴、升學宴、退休宴、喬遷宴等等花樣繁多的宴席,讓許多家庭幾乎每月都要拿出近千元甚至更多的錢來應付,遠遠超出了傳統宴席的本意。
中國人素來好客,講究禮尚往來,家里有紅白喜事,都喜歡召集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多少年來舉辦宴席形成的民風民俗流傳至今,形成了傳統。但是,近年來辦酒席之風泛濫,已經妨礙了人們的正常生活。為了所謂的“面子”,宴席講究“高端大氣上檔次”,三大盆、八大碗,“客人不醉顯示不出主人的熱情”等等,既費錢又費時,甚至相互攀比,講排場、比闊氣,奢侈之風盛行;還有一部分黨員領導干部利用各種宴請之機,變相收受紅包、禮金,對下級或管理服務對象送的紅包,半推半就,甚至暗示索取,實際上成了行受賄之實的收送紅包。
幾年前,身邊應接不暇的“紅色催款單”,讓許多人苦不堪言、疲于應付,給真誠的情誼蒙上了虛偽、功利、客套的色彩;講求面子鋪張請客,正常的人情往來變成了壓在大家肩上沉重的經濟負擔和心理負擔,成為社會“公害”。我們許多黨員領導干部也“躋身”其中,打著“禮尚往來”的幌子,理直氣壯的送錢,心安理得的收錢,助長腐敗現象蔓延。
社會上違規操辦宴席、違規收受禮金的盛行,已然引起了民眾的不滿和怨恨。為了扭轉這種不良社會風氣,2012年初縣委縣政府制定了《牟定縣嚴禁國家公職人員大操大辦婚喪喜慶事宜暫行規定》,要求公職人員要自覺摒棄不合時宜的習俗,不為本人或為近親屬操辦喬遷、開業、祝壽(生日)、升學、參軍、滿月、退休等宴席;對公職人員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在報備、桌數、人數等方面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暫行規定》的施行,使大多數公職人員利用各種名目濫發請柬、大操大辦酒席風氣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也有部分單位干部職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2012年8月,縣上成立了由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查室、縣紀委監察局、縣委組織部相關人員組成的督查組,采取明查和暗訪的方式深入到縣級各單位及各餐飲行業進行了督查,并通報了江坡鎮和平完小校長陳某洪等9起違反《暫行規定》的宴請活動。2014年3月,縣委通報了縣農業局主任科員何某能未向縣紀委、縣委組織部報告,為女兒操辦婚禮。2016年9月,通報了江坡鎮樂利沖村黨總支書記張某違規為父親舉辦壽宴問題。
隨著規章制度的日趨完善以及越來越嚴的要求,近年來,違規操辦各種宴席、違規收受禮金等行為已越來越少,大家已漸漸從內心深處自覺抵制這一不良社會風氣,全縣的社會風氣日趨好轉。的確,大家不用再為花樣繁多的宴席所累,不用陷于虛偽、功利、客套的人情世故中,可以活得自在瀟灑。(牟定縣紀委 李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