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惦記農民“血汗錢”的蛀蟲都心慈手軟,我還配做一名紀檢干部、配做一名黨員、配做一個農民的兒子嗎!”
這不是喊口號,這是同事小張在一次案件總結會上的肺腑之言。這句話我記在了心里,時常用來自省。
兩年前,我在信訪室接待了一位樸實的農民。
“同志,我要向你反映問題!我的煙葉補貼款被人貪污了!413元,對你們來說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對我來說,真真是血汗錢啊!”看他有些激動,我倒了杯茶,請他坐下來慢慢說。
原來,他是來反映舊縣街道副主任彭某伙同村委會其他人員貪污了他家煙葉補貼款問題的。
“同志,我手里還有‘證據’哩!”他邊說邊遞給我一份材料。
“情況我都記錄下來了,你先回去吧,我們會根據你反映的情況,盡快進行調查核實,等弄清楚情況我們再聯系你,給好呢。”我放慢語速說到。
他離開后,我立刻召集辦案人員,分析案情,想盡快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討論到關鍵處,同事小張突然激動地說:“烤煙收入是我們縣農民最主要的經濟來源,貪污農民的煙葉補貼款就是吸老百姓的血,偷別人的‘血汗錢’啊!”
經過認真分析后,我們發現案情有許多疑點,在向單位領導匯報后,領導要求迅速成立核查組,對此案進行核查。
核查組立即開展核查,并根據舉報線索,研究案件突破口。核查組白天到相關單位搜集書證,晚上深入農戶家中進行秘密走訪,在130多個不分晝夜的日子里,調取書證73份,走訪群眾149戶。功夫不負有心人,問題線索終于核查清楚,案情水落石出。
調查組把核查情況向縣紀委領導匯報,2014年11月4日,馬龍縣紀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對彭文良涉嫌違紀問題進行立案審查。
經查,舊縣街道辦原副主任彭某伙同舊縣國土所原所長李某及3名職工、舊縣社區黨總支原書記呂某舊縣村委會主任楊某、村小組組長王某、副組長呂某等19個“吸血蟲”,貪污135戶農民煙葉補貼款58萬余元,貪污73戶農戶征地補償款220萬余元。19人均受到紀律處分,其中9人被移送司法機關,挽回經濟損失280余萬元。
結案后,我們把收繳來的貪污款送到了舊縣街道,并請街道通知受害的農民兄弟來領取。
看到他們拿著失而復得的血汗錢,臉上綻出的笑容,我作為一個共產黨員,作為一名紀檢干部,為自己的辛苦付出感到自豪。(馬龍縣紀委 龔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