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到龍克村委會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在休息間隙,我坐在黨總支書記家門口與村干部嘮嗑,一名衣著簡樸,甚至衣服褲子上打了十多個補丁的老人踉踉蹌蹌從眼前走過,起初我沒注意,直到黨總支書記對我說,他是一名老黨員,雖然身體殘疾,生活困難,但黨性很強,一直堅持交納黨費,積極參加黨支部活動,有活動他都來參加。
他是何文昌,一名73歲的老黨員,已有44年的黨齡,家有四口人,配偶、兒子、兒媳都身患殘疾,年輕時當過民辦教師,曾兢兢業業撫育一批批學子。
時年55歲的黨總支書記說:他還教過我呢,至今我還記得他在講臺上繪聲繪色講課的樣子,似乎世界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是我一輩子都想要感謝的人!
一瞬間,看著那單薄的身影,佝僂的身軀,心里泛起些許心酸,我也不禁在想,黨性是什么?黨性或許是一個人身上折射出來的光芒,靈魂深處綻放的色彩,不屈不撓直面生活的勇氣,對黨忠貞不渝的革命節氣。它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不僅會通過高風亮節反映出來,更會通過點滴小事折射出來。關于黨性問題,或許每名黨員都有過千百次的被問與自問,無論如何作答,我們都當謹記:黨性重千鈞,擲地當有聲!
傍晚,我們一行人走進他家,他熱情地招呼我們坐下,在晚霞的輝映下,他臉上洋溢的笑容感染了我們一群人。當問到他的困難時,他由衷地說:現在黨和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我每個月都領著老黨員定補金,我相信在黨的領導下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我每個月都按時交納黨費,參加組織的活動咧!
瞬間,我覺得他那說得不太利索的話語卻異常動聽。
在交黨費的路上,在參加支部活動的路上,或許別人走五分鐘、十分鐘就可以到達的路,他要走三四十分鐘,我想對他來說,這是一條心懷黨恩的路,這是一條胸懷信仰的路,這是一條回歸內心的路。當年的入黨志愿書,些許幾頁,卻句句千鈞;當年的入黨誓詞,些許幾行,卻莊嚴肅穆,他正用自己的行動兌現對黨的承諾。
對于這樣的老黨員,我想我的同情是多余的,即便疾病纏身,即便生活困難,但仍身殘志堅,熱愛生活。他就是一面銅鏡,透過它可以更好地看清自己的黨性,每名黨員都該捫心自問:對照這面鏡子,自已能夠打上幾分?
一名老黨員尚且如此,作為年輕的黨員,更應該學習老黨員身上對黨無比忠誠的信仰,在踐行“兩學一做”中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爭做合格黨員;繼續前進,爭創時代先鋒!(元陽縣嘎娘鄉紀委 張云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