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動了‘歪腦筋’,起了貪欲,沒有嚴格落實相關扶貧政策,而是想法子、鉆空子、搞變通,甚至利用手中的權力,虛假冒領分給貧困戶的‘扶貧牛’,不但損害了群眾的利益,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自己也丟了黨籍,給組織抹了黑,自家人丟了臉,在以后的生活中,自己都不知道拿什么面對父老鄉親,現在想起后悔萬分……”威信縣舊城鎮天蓬村委委員杜德祥在接受組織處理時哽咽的說到。
2016年12月19日,威信縣紀委收到昭通市紀委信訪室轉辦的問題線索,縣紀委及時成立審查組對此問題線索進行審查核實。經查,自2014年6月全縣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威信縣舊城鎮天蓬村委委員杜德祥未按文件規定要求認真開展所掛片區脫貧攻堅工作,導致扶貧戶識別不精準,嚴重侵害了部分群眾利益。他還采用虛假資料錄入“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致使部分非貧困戶享受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建房名額;2015年10月,天蓬村在實施整村推進項目過程中,杜德祥利用職務之便,采取虛報冒領的手段,違規侵占補助給貧困戶的2頭牛;違規將補助給貧困戶的1頭牛私自調配給非貧困戶。
2017年5月17日,威信縣紀委給予杜德祥開除黨籍的處分。
【執紀者說】
杜德祥身為一名黨員,一名村干部,不但沒用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履行義務,嚴格落實扶貧政策,還頂風違紀,把“黑手”伸向扶貧資金財物這塊“奶酪”,嚴重侵害了群眾利益,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這一案例再次警醒廣大黨員干部,要牢記中央紀委王岐山書記在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電視電話會上強調的膽敢向扶貧資金財物“動奶酪”的將嚴懲不貸。廣大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覺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威信縣紀委 姜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