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謝,快來吃‘晌午’了,人是鐵飯是鋼,你吃完再繼續填吧。”
“老謝,我家今天中午吃現煮的金豆瓜兒湯,你填完這張表去我家吃吧。”
2017年7月10日中午,我們在五德鎮谷花村寨子村民組搞入戶抽查時,只見大家都親切地招呼一位衣著樸素、頭發花白的調查隊員去吃午飯。
他叫謝光盛,今年57歲,黨齡已超過30個年頭,現在是五德鎮便民服務中心一名普通工作人員,日常工作是負責接待來訪群眾。由于經常與群眾打交道,再加上自己曾經幾十年從事組織工作的經歷,便積累了豐富的群眾工作經驗,也練就了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雖然年華已逝即將退休,但他從沒有放松過學習,特別是開展“兩學一做”以后,更是借此機會,借助各種有利平臺,加強對黨章黨規黨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的學習,爭做一名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合格黨員。
今年5月20日以來,鎮雄縣數千名黨員干部職工深入各村各寨、各家各戶,開展了深入細致的入戶摸底調查,通過召開村民小組評議會、黨員評議會等對貧困對象進行公開、公平、公正的精準識別。工作中,大家用自己的真心、真情、口水、汗水以及嚴謹的工作態度、扎實的工作作風,逐步贏得群眾對工作的理解、支持、認可,并和群眾建立了良好的魚水關系。
謝光盛就是這精準識別摸底調查大軍中的一員。有人說,像他這樣年紀的干部,完全可以以年齡大或者身體不好為借口,推脫掉入戶摸底調查這項讓年輕干部談起來都為之頭痛的工作。可是,當接到鎮黨委政府的安排,他沒有二話,義無反顧地加入到駐村入戶調查工作隊的隊伍,奔赴到五德鎮比較偏遠的谷花村開展摸底調查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一個‘好干部就要到扶貧攻堅一線經受磨練’,我作為一名老黨員,必須用實際行動踐行總書記的講話精神。”當掛村領導看到謝光盛年紀大,出于關心照顧老同志的考慮,讓他優先挑選入戶調查的村民組時,他卻主動挑選了離村委會最遠的大坪子和寨子兩個村民組,承擔起了100多戶農戶的摸底調查任務。
最開始,群眾對此次入戶調查工作并不了解,在走家串戶上門了解情況時,群眾抵觸情緒很大,要么不配合調查,要么就是答非所問,東拉西扯,要么就是反反復復,對自己提供的信息矢口否認。謝光盛便耐心地和他們溝通交流,認真解釋此次調查的目的,一遍一遍地做群眾的工作,直到被調查對像認可為止。一來二去,通過來來往往上門宣傳,便逐漸同群眾混熟了,拉近了彼此的關系,群眾對他的稱呼也由“同志”變成了“老謝”。
一干就是一個多月。從開始的入戶摸底調查,到村民小組評議會、黨員評議等,謝光盛都全程參與,工作中從不拈輕怕重,從不倚老賣老,從不拉資擺態。他不僅業務能力強,而且工作態度嚴謹,原則性強,總是向一起開展摸底調查的同志說:“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這項工作馬虎不得”。
在走訪中,謝光盛發現有一戶農戶,三個孩子上大學,一個孩子上高中,夫妻兩人僅靠幫人背水泥賺錢供孩子上學,手臂都變形了,家庭特別貧困,但又未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他便認真幫助查找未被納入的原因,并在評議會上提出來供大家評議。在評議中,當有群眾或評議代表對調查情況提出質疑時,他便馬上翻出檔案,一一核對。他經常為其他調查隊員進行業務指導,幫助查找全村調查工作中的問題。在他的努力下,其他調查隊員及時糾正了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防止了錯評、漏評的發生。
如今,謝光盛每每走進大坪子和寨子,就好像走親串戚一樣。“老謝,你又來了”“老謝,快到家里來坐”“老謝,快來‘吃晌午’了”……村民都把他當親戚一樣對待。(鎮雄縣紀委 艾星 武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