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責主業 保持震懾不放松
今年以來,普洱市紀檢監察機關持續深入“三轉”,聚焦主責主業,正風肅紀,取得明顯成效。
作風建設不斷深入。通過日常監督、跟蹤檢查、明察暗訪等方式,堅決糾正和防止“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突出問題。上半年,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0起11人,問責9家單位、141名干部。
紀律審查持續加力。從反腐敗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和財政、稅務、銀監等部門抽調業務骨干,建立211人組成的紀律審查人才專家庫。上半年,共受理信訪舉報368件(次),處置問題線索393件,立案142件145人,給予黨政紀處分117人。綜合運用“四種形態”,給予黨紀輕處分46人,黨紀重處分54人,開除黨籍并移送司法機關1人。
巡察利劍作用不斷彰顯。聚焦政治巡察,堅持問題導向,已完成兩輪巡察,正準備啟動第三輪巡察。目前,市、縣(區)兩級共對138家單位開展了巡察,發現問題253個,分類移交問題線索104件,部分問題線索已轉立案審查。
黨風廉政宣傳成效明顯。堅持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并用,辦好《普洱清風》雜志、《普洱日報》每月報紙專版、普洱紀檢監察網、“廉潔前言”企信通手機短信平臺、“普洱清風”微信公眾號、普洱紀檢監察網站APP客戶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影響力不斷擴大。今年以來,《中國紀檢監察報》、中央紀委網站采用反映普洱紀檢監察工作的稿件20篇。
自身建設全面加強。在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深入開展“人人有舞臺,個個能出彩”和“三比一強化”活動,建立市紀委常委班子家訪交心談心制度,為退休干部職工量身定做紀念冊。“瞬間與永恒”創新工作室獲得國家專利和版權,以創新工作室為平臺,聘請清華、北大、中央黨校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開展“百名博士談紀檢”活動,“學思踐悟”的良好氛圍逐漸形成,創新意識不斷增強,探索出交換場地“拍蒼蠅”的監督執紀方式,破解基層執紀的關系網、人情關。建成“云南省圖書館·普洱市紀委分館”,實現與國家圖書館、省圖書館的資源共享,為干部更新觀念、改善知識結構搭建學習平臺。嚴防“燈下黑”,處置反映紀檢監察干部問題線索11件11人,問責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