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日,一件來自文山市德厚鎮德厚村委會村民反映的該村扶貧工作人員張某未到戶走訪建檔立卡、存在漏評現象的信訪舉報件引起了當天在市紀委信訪室調研的州紀委書記的注意,隨即親自帶隊進村入戶開展調查核實,并于24小時內快辦快結,舉報人得到1000元的獎金兌現,被舉報人張某受到全市通報的問責處理。這是發生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個真實鏡頭。
該州自8月2日以來,在州內電視臺、電臺、報紙、網站、微信等各媒體和網絡平臺公布有關貧困對象動態管理工作中存在問題實行實名有獎舉報的公告,借舉報有獎形式,創新監督方式,精準修正漏評、錯評、錯退現象,助推“精準脫貧”。公告舉出了相關的舉報內容和舉報方式,要求在8月3日至8月12日10天內,24小時開通州、縣(市)紀委舉報電話和網絡舉報郵箱,方便和鼓勵群眾舉報,明確舉報線索經查證屬實的,將對實名舉報人給予一次性獎勵人民幣1000元。一時間,紛紛引發群眾百姓中關注和刷屏,各地紀委晝夜值班的信訪室電話更是接連不斷地響起。
該州州、縣、鄉三級紀委積極行動,采取聯動、領導分片包干親自核實、即收即轉即辦、扶貧部門參與等多種方式,縣、鄉(鎮)紀委實行日報告制度,對收集到的信訪舉報件采取分類處置的方式辦理,迅速組成核查組開展調查核實,要求5個工作日辦結,做到舉報問題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確保貧困對象動態管理工作不漏評、不錯評、不錯退。
“開展實名有獎舉報,就是打好公眾的“監督牌”,借群眾之眼來發現問題,舉報線索,解決評定不公、暗箱操作等問題,嚴格按照程序和要求把精準扶貧工作做細、做實、做到位……”該州紀委領導表示。
據悉,至8月7日20:00,全州累計收到反映動態管理工作信訪舉報208件,其中,來電舉報171件,網絡舉報31件,來訪6件。目前已辦結65件,辦結率31.3%,其中屬實2件(已兌現獎勵2000元),失實63件。反映人對辦理結果滿意率占83%、基本滿意率占17%。(李萬輝 羅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