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央電視臺推出了一檔《新春走基層,家風是什么》的節目,從著名企業家到街頭賣糕點的小販,從海外僑胞到憨厚樸實的農民,從耄耋老人到豆蔻少女,每一個人都對著鏡頭無比自豪地說出了自己的家風。當時我想,如果記者采訪到我,我就會從母親講的三堂課說起吧——
我的名字是母親給取的。她說,“雪蓉”這個名字是她在動畫片里看到的,片中那個叫“雪蓉”的小女孩為人正直、廉潔,不是自己勞動所得的東西絕不接受。母親把“雪蓉”這個名字給了我,就是希望我也能夠像動畫片里的小女孩那樣,不懼誘惑,挺直脊梁,一路向前!這是母親在我出生以來用名字給我上的第一堂課:做人要正直,不吐不茹。
母親是一名舞蹈演員。她剛畢業的時候,身邊朋友建議她托姥爺的關系,進一個待遇好的單位,找一份清閑的工作。正直的母親立刻言辭拒絕,“工作是自己的事情,不管遇到多少困難,都不能用不正當的手段去獲得。”最后,母親憑著自己的本事考進文工團,成為了一名正式的國家事業單位人員,并負責服裝管理工作,一干就是20年。這些年來,母親一直秉承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原則。經常有熟人租演出服的時候對她說,“哎呀,就幾塊錢,你就不要收我們的錢了,反正我們不會把衣服弄壞的。”這時母親總會說,“錢雖少,但也是國家的財產,一定要按規矩辦事。”她的衣服出租單總是一份一份寫得清晰,賬本上總是一筆一筆記得明白,錢也總是一張一張理得清楚。母親用自己的言傳身教給我上了第二堂課:做人要清白,光明磊落。
依稀記得兒時因為買了新筆記本遭到母親責怪,趴在床上委屈哭泣的情形;依稀記得初中時不想寫作業而對老師撒謊,母親硬是要我去向老師道歉的情景;依稀記得高中時想要借母親職務之便坐公車去上學,母親讓我寫檢討書的情節……后來才明白,母親責怪我買新筆記本是因為家中還有好多沒用完的,生活要學會節儉;斥責我撒謊,是因為人的信用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生命要學會自重;讓我寫檢討書,是想讓我明白做人要克己,生存要學會廉潔……這樣嚴厲的教導常常都有,一直陪伴我成長,而這正是母親給我上的第三堂課:做人要勤儉節約、誠信廉潔。
母親從來沒有和我說過家風,但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潤物細無聲地把良好的家風灌輸進我的心靈,融入進我的血液,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永遠昂首挺胸,清白做人!(永平縣博南鎮紀委 施雪蓉/口述 張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