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西雙版納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入中央、省紀委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電視電話會精神,切實提高站位、主動作為、服務全局,始終把加強脫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作為當前工作重要政治任務,緊盯扶貧領域履職盡責、政策落實、資金使用、脫貧方向、工作推進等重要環節,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嚴肅查處各類違規違紀問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西雙版納跨越發展提供了堅強紀律保障。
提高政治站位,增強狠抓落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一是始終保持政治清醒。州委切實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把從嚴管黨治黨作為脫貧攻堅的政治和紀律保障。州委常委會多次專題學習中央和省委關于加強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重要決策部署,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和王岐山同志關于脫貧攻堅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保持政治清醒,統一思想認識,準確把握脫貧攻堅形勢和任務,切實增強政治和行動自覺,強化責任擔當,把樹牢“四個意識”落實到脫貧攻堅具體行動上,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二是提高政治站位抓整改。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覺悟,結合深化中央巡視組反饋意見整改落實工作和陸俊華同志調研講話精神,針對扶貧工作不精準、易地搬遷與中央政策不符、資金管理不嚴格3個方面問題,制定了7項整改措施,規定整改時限,明確責任領導、責任單位,一項一項整改落實到位。三是明確任務抓監督檢查。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州紀委4次召開常委會或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省紀委省監察廳《關于加強脫貧攻堅監督執紀問責的通知》,制定印發《西雙版納州開展2017年脫貧攻堅紀律檢查工作方案》,進一步細化措施,突出工作重點、聚焦主業主責,扛起責任、挺紀在前,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精心謀劃和組織實施監督執紀問責,圍繞脫貧攻堅中的突出問題精準發力、精準監督,以紀律保障精準扶貧。
強化責任擔當,把責任和壓力層層傳導到位。一是點題約談壓責任。把脫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作為紀律檢查的重中之重,建立州縣鄉三級紀委書記抓脫貧攻堅紀律檢查工作體制機制,始終抓住縣市黨委書記這個“關鍵少數”,把責任層層壓緊夯實,傳導到位,州委主要負責人點題約談“兩個責任”落實不力3個縣市的黨委書記、紀委書記,督促縣市把脫貧攻堅監督執紀問責政治責任扛在肩上,對35名領導干部進行工作約談。州紀委先后召開3次動員部署會、1次直達村級的電視電話會議,督促脫貧攻堅監督執紀問責工作落實。二是州縣紀委一體化同步開展紀律檢查。健全完善脫貧攻堅紀律檢查工作方案,緊扣脫貧攻堅工作中黨員干部紀律、作風、履責情況,緊盯執行政治紀律、落實責任、精準扶貧、政策執行、工作效能、資金監管使用、脫貧實效、扶貧隊伍管理8個方面重點,采取明察暗訪,不打招呼、不發通知,不開會聽匯報,隨機檢查等方式,堅持每兩個月開展一次州縣鄉紀委同步“一體化”專項紀律檢查。同時,為提高檢查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每一輪進駐檢查前,認真舉辦專題業務培訓,做到有的放矢、對癥施策,著力提高發現問題的能力。截至目前,州縣兩級完成4輪檢查,對全州31個鄉鎮222個行政村進行了實地抽查,發現突出問題350個,逐項抓好突出問題的整改工作。三是以縣市為主開展專項檢查,倒逼貧困對象動態管理責任落實。為確保全州貧困對象動態管理工作落實到位,州委制定印發《西雙版納州貧困對象動態管理工作專項檢查方案》,并召開專題會議進行部署安排。此次檢查由州委、州政府牽頭抓總,縣市黨委、政府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通過以縣市為主開展全面檢查,對本地實現零漏評、零錯評、零錯退“三個零”動態管理目標負責。各縣市根據州委、州政府部署,制定了《貧困對象動態管理工作方案》《貧困對象動態管理工作專項檢查方案》,分別從各縣市部門(單位)抽調工作人員,與州級部門派出人員組成由各縣市的縣處級領導干部擔任組長的30個聯合專項檢查組,從7月25日至8月4日,進村入戶進行了實地檢查,對全州各鄉鎮、行政村動態管理工作落實情況進行拉網式、點穴式全面檢查,從村到縣市自下而上逐級審定貧困對象,共走訪擬新納入戶、擬剔除戶、擬脫貧返貧戶、擬正常退出戶及部分非建檔立卡農戶3552戶。檢查組全體成員對所檢查的內容必須簽字確認后方可上報,縣市檢查組長對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負全責,切實摸清底數、找準問題。
加強線索排查,多渠道深挖細查問題線索。一是深化政治巡察,積極制定脫貧攻堅巡察任務清單,開展對扶貧政策、資金、項目落實情況的專項巡察,著力檢查有關黨組織履行脫貧攻堅政治責任情況。州委把脫貧攻堅落實情況作為巡察重要內容,州委第三輪巡察派出巡察組進駐一個貧困縣,縣市委也各派出1個巡察組對重點貧困鄉鎮進行專項巡察,推動巡察對脫貧攻堅全覆蓋,著力發現“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等問題,巡察發現突出問題56個。二是強化州縣鄉三級線索排查機制的落實,建立州紀委包案督辦、縣市區紀委直查快辦、鄉鎮紀委協同聯辦三級聯查機制。對重點問題線索,州紀委提級直辦11件,掛牌督辦15件。如對景洪市扶貧辦、勐海縣民宗局、勐臘縣財政局等10個單位、11名責任人,未認真履行工作職責、造成扶貧資金閑滯問題直接進行了問責。三是把受理扶貧領域涉嫌違規違紀問題信訪舉報工作作為工作重中之重,緊貼脫貧攻堅紀律檢查工作,開展問題線索大起底、大排查、大清理。著力從拓寬渠道、延伸觸角等方面下功夫,在檢查組進駐前,在電視廣播、報紙、網站、手機報、微信等媒體公布信訪舉報電話、舉報受理范圍。此外還把公告打印成紙質版,以通俗易懂方式宣傳到基層,張貼到各村組,做到主流媒體、基層群眾全覆蓋,防止信訪線索積壓、擱置。勐海縣紀委還把信訪舉報方式印發宣傳漫畫海報張貼到群眾家門口,以群眾喜聞樂見形式,廣泛收集問題線索。全州共受理信訪舉報32件。
堅持“零容忍”,突出快查快處違紀問題。一是強化問題線索集體排查。建立問題線索臺賬,充分發揮“三級線索集體排查機制”,堅持每月對扶貧領域問題線索組織開展一次集中排查,嚴格按照“四類方式”規范處置,做到核查時限、人員、進度、要求、回復“五個明確”,規定1個工作日內轉交、2個工作日內啟動調查、15個工作日內辦結,強化問責追責機制落實,規定10工作日內作出問責處理。共排查問題線索24件,處置24件。二是集中督辦一批違規違紀案件。按照干管權限和屬地管理原則,要求縣市區紀委主要領導親自領取督辦函,明確督辦領導,落實具體責任,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完成辦件任務,在15個工作日內上報審查結果,確保件件有著落,線索不流失。對督辦的問題線索州紀委有關部門及時跟蹤,了解掌握進度,幫助協調解決遇到的問題,對疑難、復雜的案件,提出指導性意見,并督促縣市區紀委在執紀審查中加強請示匯報,在立案和處理前必須征求州紀委的意見。目前,完成對近期排查列入專項督辦的扶貧領域問題線索9件。三是嚴查快處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突出“三個時間節點”“三類重點人”,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實踐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對膽敢動脫貧攻堅領域資金“奶酪”的嚴懲不怠。先后查處了勐海縣扶貧辦主任王德違反工作紀律,影響脫貧攻堅工作推進,給予其王德行政警告處分;勐海縣格朗和鄉帕真村委會黑龍潭小組干部巖香臘、巖應般挪用低保資金,給予其開除黨籍處分等。今年以來全州共查處扶貧領域案件24件33人,黨政紀處分14人,問責15人,有力震懾了違規違紀行為。四是加大點名通報曝光力度。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公開曝光典型問題作為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重要環節,力度不減、節奏不變,持續釋放執紀必嚴、違紀必究的強烈信號。州紀委集中通報了近兩年來查處的扶貧領域違規違紀案件29件30人。同時,在網站、電視廣播、報紙等主流媒體點名道姓通報曝光13起,形成強大震懾力。(巖溫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