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紀委建立實施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五項工作機制以來,省紀委駐省政府辦公廳紀檢組堅持省紀委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的原則,圍繞精準監督、嚴格執紀、鐵面問責,相關工作抓鐵留痕、踏石留印。
發揮“駐”的優勢 聚力精準監督
著力解決扶貧領域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增強群眾的獲得感,是精準監督的初衷。省紀委駐省政府辦公廳紀檢組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提高政治站位、立足職能定位、著眼全省脫貧攻堅工作大局、積極統籌協調、認真收集匯總,分析排查涉及扶貧領域的問題線索,努力為各級紀委重點督辦、嚴肅查處突出問題、嚴肅追究責任增添一份力量。
勇于擔當政治責任。該紀檢組根據中央和省委、省紀委的要求,及時制定《云南省紀委駐省政府辦公廳紀檢組關于貫徹落實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五項工作機制的五項措施》,建立了扶貧攻堅政策學習研討、專項監督檢查、問題線索排查移交、及時報告工作、監督執紀問責及警示教育5個常態化機制,主動把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政治責任扛在肩上。
統籌協調收集線索。省紀委發出《關于建立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五項工作機制的通知》后,該紀檢組及時從9家綜合監督單位收集匯總群眾反映扶貧領域問題線索979條,同時并進一步拓寬收集問題線索渠道,重點從省政府督查室開通的扶貧領域督查舉報電話接訪、省委省政府信訪局接受群眾來信來訪和網絡信訪中收集線索。今年7月20日至8月8日,通過云南省政府督查室收集到扶貧領域問題線索702條,通過云南省委省政府信訪局收集到扶貧領域問題線索265條。
集中排查分析問題線索。該紀檢組嚴格按照問題線索處理的相關規定,緊密結合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相關文件精神,對有關線索進行逐條分析排查,重點關注: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決策部署不堅決不到位、弄虛作假、陽奉陰違的行為;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待扶貧工作、做表面文章的問題;貪污挪用、截留私分,優親厚友、虛報冒領、雁過拔毛、搶占掠奪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緊盯鄉鎮村組干部存在的“微腐敗”,扶貧款項跑冒滴漏的關節點,農村家族勢力對扶貧政策落實的“扭曲”,以及其他涉及扶貧領域、反映問題具體、具有可查性的問題線索。
精準報送問題線索。該紀檢組在集中分析排查的基礎上,還將分析排查篩選出來的問題線索按照涉案人員級別(鄉科級干部、一般干部、村組干部共三級)、村組問題單位級別(州市黨委政府、州市直部門直至村兩委及村組共六級)、問題類型(貪污挪用、截留私分、優親厚友等九級)分類匯總后上報省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第一次排問題查線索476條,報送140條;第二次排查問題線索341,報送102條;第三次排查問題線索162,報送70條。
發揮“探頭”作用 助推精準幫扶
省紀委駐省政府辦公廳紀檢組緊緊盯住綜合監督單位落實脫貧攻堅政治責任,加強監督檢查,著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省級部門“掛包幫”工作中,充分發揮了“探頭”的作用。
按照省紀委脫貧攻堅監督執紀問責的工作部署,該紀檢組對9個綜合監督單位下發了《云南省紀委駐省政府辦公廳紀檢組關于對綜合監督單位脫貧攻堅工作專項紀律檢查的實施方案》,并對9家綜合監督單位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決策部署情況和各單位扶貧掛聯點的工作進展情況,特別是移民扶貧和金融扶貧的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和督導調研,進一步摸清了9家單位扶貧攻堅的責任、任務和存在的問題。據介紹, 9家單位的扶貧掛聯點涉及全省9個州市、12個縣市、13個鄉鎮、16個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292戶,共派出扶貧工作隊總隊長7人、隊員70人,共存在51個共性或個性問題,主要表現為四個方面:金融扶貧政策落實還不夠到位,移民工作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尚未完全發揮出來;掛聯點的貧困戶檔案不完整、動態更新不及時;脫貧路子找得不準,存在“灌水式”、“輸血式”扶貧模式,少數貧困戶“造血”功能不足;貧困戶收支測算還不夠精準,對《精準扶貧明白卡》中一些項目的分類,群眾還不太清楚,導致填寫不準確。該紀檢組已將發現的問題一一反饋到各綜合監督單位,并督促抓好整改落實。
督促綜合監督單位把工作落細落實。該紀檢組組織全組干部分批走出辦公室,深入到扶貧工作一線了解掌握各綜合監督單位定點幫扶情況,對扶貧工作不務實、幫扶工作不扎實、工作成效不真實,工作措施不力、標準不高,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表格脫貧等突出問題,按規定啟動問責程序,嚴肅問責。同時,該檢查組督促各單位及其駐村工作隊扭住“精準”二字不放,真正把進村入戶、因貧施治、一戶一策等工作做深做細做扎實,鼓勵駐村工作隊克服畏難情緒、厭戰情緒、急躁情緒和麻痹情緒,用足“繡花”功夫,引導群眾自發努力,拔出“窮根”。
提高幫扶水平 謀求精準脫貧
脫貧攻堅對紀檢監察機關的考驗,一方面是監督執紀問責工作要讓群眾滿意、讓黨放心,另一方面是自身的幫扶工作是否幫在點上、扶在根上。省紀委駐省政府辦公廳紀檢組堅持在認真履行脫貧攻堅監督執紀問責職能的同時,努力提高自身掛聯點的幫扶水平。
省紀委駐省政府辦公廳紀檢組的“掛包幫”任務由省政府辦公廳統籌安排,掛鉤聯系點在昭通市鎮雄縣芒部鎮松林村。自2015年8月省政府辦公廳“掛包幫”松林村以來,松林村基礎設施日漸完善、產業發展初具規模、民生問題持續改善,幫扶工作成效明顯。目前,2015年的538戶建檔立卡戶有250余戶脫貧出列,現在檔的279戶建檔立卡戶多數達到“兩不愁三保障”。
敢于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叫板”。僅今年以來,該紀檢組就對松林村進行了4次進村入戶脫貧攻堅專項紀律檢查,抽查核對了33戶貧困戶家庭情況,發現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苗頭性問題,就立即督促加以糾正,屬于監督職責范圍的,就嚴肅查處,絕不留情面、絕不講價錢;不屬于監督職責范圍的,就及時移交云南省紀委進行督辦查辦。
敢于與扶貧不精準、不真實“叫板”。該紀檢組緊盯貧困戶摸底不清、檔案不完整、部分項目漏填誤填、動態更新不及時等現象,及時督促云南省政府辦公廳駐村工作隊一家一戶進行再核實、再對檔,全面查準、核實、摸清扶貧對象,特別是對農村家族勢力左右“民意”、農村親緣關系左右貧困“真偽”的問題,進行反復甄別、深入研究,確保掌握的情況準確真實。2017年5月20日至今,松林村27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54戶達到脫貧標準脫貧出列,識別不精準剔除戶0戶,新識別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71戶,動態管理完成后,共有建檔立卡貧困214戶945人。
敢于與“等靠要”思想“叫板”。要真正做到脫貧不返貧,就要堅持“輸血”的同時重視“造血”。等不是辦法,干才有希望。針對部分群眾內在動力不足、信心不夠,存在“等靠要”思想,該紀檢組利用駐村入戶時機,督促駐村工作隊采取多種方式幫助群眾提高認識、增強本領、鼓足干勁。同時,高標準做好自身掛聯幫扶工作,該紀檢組干部掛聯的8戶中,均納入扶貧資金入股的產業合作社,有4戶重點發展冷涼蔬菜種植,有2戶參加了職業技能培訓。截至今年8月7日,已有6戶如期脫貧,有2戶預計在明年底能夠實現脫貧。(魏建民 朱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