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好全省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文山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結合實際,健全完善各項制度,出臺制定辦法措施,貫徹落實好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鐵的紀律保障。
州紀委印發《關于做好當前全州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有關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工作要求,細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機制。實行州紀委常委聯系包縣(市)制度,明確州紀委常委每月至少1次到所聯系縣(市),對各縣(市)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情況開展檢查指導,并逐級壓實各級紀委責任,形成州指導縣、縣指導鄉(鎮)、鄉(鎮)指導村的監督檢查工作機制。督促各級各部門按照明確工作內容、明確工作標準、明確工作責任、明確工作時限“四明確”的要求,對扶貧工作任務、扶貧項目建設進行倒排工期,實行目標倒逼管理,按計劃逐一抓好落實。建立完善脫貧攻堅協調溝通工作機制,加強各級紀委和同級脫貧攻堅指揮部之間的溝通協調,做到互通有無、信息共享,隨時掌握脫貧攻堅階段性目標任務、工作重點難點,實現監督工作有的放矢。
各縣結合實際,圍繞重點,制定措施,抓好落實。文山市紀委實行“七個一”,即召開一次市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會議、謀劃一次脫貧攻堅專項巡察、修改完善一個專項紀律檢查工作方案、開展一次全面的自檢自查、開展一次問題線索存量大起底大排查、壓實一個責任即市紀委常委班子掛鉤聯系鄉鎮(街道)責任、開展一次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業務專題培訓;西疇縣紀委整合縣委政府督查室、縣扶貧開發局等相關部門力量,采取“督查組+問題線索處置組”的模式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實行月抽查和全面督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工作,每月抽查由領導小組辦公室隨機確定抽查對象、范圍及內容。全面督查圍繞督查內容對涉及單位、鄉(鎮)開展,在鄉(鎮)每次隨機抽取1個及以上非貧困村和23個貧困村開展工作,實地查看5個及以上村小組,每個村小組隨機抽查不少于2戶貧困戶;麻栗坡縣紀委建立問題線索排查聯動機制,由縣紀委牽頭,聯合縣委政府督查機構、巡察辦、扶貧、審計等部門建立扶貧領域紀律作風問題線索發現、移送、處置、追究、通報聯動機制,明確各單位1名領導和相關股(科)室人員為責任人,在規定時間內對扶貧領域“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以及膽敢向扶貧資金財物“動奶酪”的人員進行排查,及時向縣紀委報告,縣紀委收集匯總后按干管權限分類移送處置,做到快報快查快處;富寧縣堅持“12345”工作法,即:印制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業務一冊通,開設“信訪微舉報”“政策微公開”兩個平臺”,嚴管鄉鎮黨政一把手、駐村掛包幫干部、村三委干部“三類人”,監督扶貧領域項目實施進度、資金管理使用、政策執行效果、職責履行情況四項重點工作,懲處關鍵少數失職、怠職、瀆職、棄職、越職五種責任。(田永燦 李萬輝 羅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