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激揚正氣,發展凝聚人心。2012年以來,文山州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的決策部署,以務實有為的決心態度和使命擔當,統籌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認真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為文山跨越趕超發展提供堅強的紀律和作風保障。
明責正心不松勁,指諦時弊,形成常態
州委以上率下、層層加壓,以硬措施、嚴標準扛穩抓牢主體責任。州委常委會47次專題研究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厘清責任,細化分解38項具體任務;層層簽訂責任書,推行主體責任派單制,解決不想抓、不會抓的問題;以集中約談、述責述廉等方式約束“關鍵少數”,將壓力傳導到基層;每年由州委常委帶隊,結合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情況進行重點檢查,分檔定性考核,逐步形成壓力傳導的完整鏈條,各級黨組織管黨治黨意識不斷增強。
州紀委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寸土不讓,推動“兩個責任”落地生根。加強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監督,對39名州管干部進行提醒約談,責令2人作出書面說明;推進黨政領導干部履行主體責任和廉政情況報告制度,實現黨政“一把手”監督“全覆蓋”;對履職不力的52名領導干部進行通報和誡勉談話,掛號整改問題198個;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不力的123名領導干部給予黨紀政紀處分;6831名領導干部在紀委全會或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會上述責述廉;對新任領導干部開展任前廉政談話,日常監督形成常態。
2017年1月,州委九屆二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文山州委貫徹<中共云南省委關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定>的實施意見》。各級各部門對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知之愈深,信之愈篤,行之愈實。
作風建設不停步,新風一開,萬木春來
州道路運輸管理局侯明私設“小金庫”、違規發放福利問題被給予留黨察看一年處分……向“四風”積弊開刀,對出現的頂風違紀行為,堅持快查快結,從嚴問責處理,點名道姓通報曝光。
劃出“紅線”、標出“雷區”、架起“高壓線”。出臺公務用車管理、公務接待、會議費、培訓費、差旅費等一系列制度規定,扎緊制度籠子。從元旦、春節到“五一”、端午再到中秋、國慶,各級黨委和紀委不斷重申紀律要求,嚴肅整治傷廉害民的不正之風。開展整治“會所中的歪風”“為官不為”“不作為、亂作為”“六個嚴禁”“小金庫”等專項行動。查處違反“六個嚴禁”方面案件72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75人;約談部門負責人和財務人員3068人,排查問題線索99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8人。
持續釋放出違紀必究、執紀必嚴的強烈信號。加強對公款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建立代開普通發票信息共享機制,定期不定期對大額發票進行重點核查,拓寬問題線索渠道。實行村務公開報備制度和鄉鎮紀委資金監管臺賬制度,將督查觸角延伸至鄉鎮、村組。堅持抓重要節點與日常監督檢查并重,把面上檢查與資金使用篩查相結合,加大專項檢查和明察暗訪力度,嚴肅查處公款吃喝、公車私用、公款旅游、公款送禮等行為。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50起363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71人,問責處理292人,對49起典型問題點名道姓通報曝光。
激濁揚清不懈怠,開門肅紀,寸土不讓
圍繞“三類重點人”“三個重要時間節點”,文山州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反映領導干部問題線索進行大排查、大起底,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有貪必肅,形成了“不敢腐”的強大震懾效應。全州共受理紀檢監察業務范圍內信訪舉報4050件(次),立案1498件1635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534人,其中縣處級干部46人、鄉科級干部372人、一般干部252人、其他人員864人。通過紀律審查累計為國家和集體挽回經濟損失7293萬元。堅決查處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虛報冒領、截留私分、揮霍浪費問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298件371人,移送司法機關92人。
醫治未病,善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強化對監督者實施再監督,突出對主抓者、主責者、監督者的監督,讓那些動了念頭的干部及時縮回手來,勤澆樹,扶歪樹,治病樹,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好同志”和“階下囚”之間有了“緩沖區”。州、縣兩級紀委常委約談領導干部796人次、誡勉談話493人次。圍繞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特別是重大項目、重要工作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引入目標倒逼管理機制,累計問責黨員干部職工1397人。
加強權力運行監督制約。在全州672個單位開展廉政風險防控管理工作,從源頭上建立健全有效預防腐敗的制度機制。在全州水務系統開展“做清廉干部、建廉潔水利”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經驗后在全省水利系統推廣。將風險防控與巡察監督有機結合,加大巡察工作力度,督促整改問題44個。
喚醒黨章意識,強化黨紀教育,讓干部明高線、守底線。開辦黨風廉政教育大講堂,在媒體開設學習專欄解讀紀律規定、剖析典型案例,舉辦“黨章黨規”知識競賽和網上答題活動,開展典型腐敗案例巡回展,以案明紀,用身邊人、身邊事抓好警示教育……
革弊立新不動搖,深化三轉,闊步前行
打鐵還需自身硬。全州紀檢監察機關把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貫穿于干部隊伍建設全過程,著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執紀鐵軍。
聚焦監督執紀問責主業主責。對州紀檢監察機關參與的128個議事協調機構進行全面清理,不再參與101個,取消13個。8縣(市)紀委監察局共清理出議事協調機構1610個,精簡率93.7%,全面“瘦身”。
深化改革,釋放活力,推進組織人事制度創新。完善紀委雙重領導體制,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穩步推進州縣兩級黨委巡察機構建設,高度重視縣鄉兩級紀檢隊伍建設,監督力量進一步增強。加大紀檢監察干部選拔任用、輪崗交流和掛職鍛煉力度,履職能力和工作水平不斷提升。
正人先正己。堅持每年開展廉政風險防控排查、專項檢查、約談警示、年終民主測評。對自身存在的問題零容忍,對干部隊伍中出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醒,嚴肅查處紀檢監察干部違紀案件21件23人,堅決防止“燈下黑”。(王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