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紀委、省紀委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準確把握職責定位,圍繞“兩明確、三到位、四不準”要求,牢牢抓住發現問題和處置問題這個核心任務。截止目前,全市共排查問題線索1557個,移交并處置149個。
建立常態化督查巡查機制。今年4月初,按照陳豪書記到臨滄調研時的指示精神,實施脫貧攻堅常態化督查巡查工作,組建了8個由廳級領導任組長、處級領導任常務副組長的工作組,進駐縣(區)零距離常態化開展脫貧攻堅督查巡查工作,不脫貧不退出。截止目前,共發現問題592個,完成整改568個,正在整改24個,整改完成率為95.9%。
開展交叉檢查互照鏡子。組建8個由市、縣(區)紀委,扶貧辦相關人員組成的檢查組,開展脫貧攻堅專項紀律檢查,以交叉檢查的方式在每個縣(區)隨機抽取一個鄉鎮的一個貧困村,并在抽取的貧困村中隨機確定一個村民小組,以問卷調查、入戶走訪、實地查看、查閱痕跡的方式,開展“地毯式”檢查,發現問題87個。通過交叉檢查相互照鏡子,讓檢查組成員帶著各自縣(區)經驗做法去發現問題,既避免了檢查老熟人、方法老一套的弊端,又將發現的問題帶回去,舉一反三,分析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有力促進了工作。
壓實隨機抽查機制。針對部分縣(區)、鄉(鎮)紀委在脫貧攻堅政策落實情況抽查工作中發現問題不聚焦、不具體和不會發現問題的情況,在全市推行“零報告”抽查、復查制。各鄉(鎮)連續2次抽查未發現問題的,由縣紀委進行重點抽查;連續3次未發現問題的,由市紀委進行重點復查。今年以來,全市共抽查鄉(鎮)239個(次)、村“兩委”288個(次)、扶貧工作隊346個(次)、貧困戶566戶,發現問題144個,并全部移交相關責任部門督促整改。
落實常委帶隊專項檢查。組建由市紀委常委帶隊的8個工作組,對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村務監督委員會)落實脫貧攻堅監督執紀問責、扶貧政策落實及五級聯動機制推進情況進行專項抽查,各檢查組不打招呼、不發通知、不聽匯報,直接深入村組和農戶,了解真實情況,查出真實問題,共發現問題線索53個。
借力“互聯網+”發現問題。建立市、縣、鄉三級紀檢監察機關分級監管機制,采取“實地公開+網絡監督”的方式,研發脫貧攻堅政策落實暨集體“三資”管理公開情況監督平臺,在全市77個鄉鎮889個村級活動場所設置實地公開欄,按季度向群眾公開扶貧領域方面到村、到戶資金分配,以及集體“三資”管理變化情況,定期將相關數據和圖片上傳監督平臺,以平臺強監督、監督推公開、公開促公正。今年一、二季度,全市共公開扶貧領域到村入戶資金70379.98萬元,涉及群眾61.8萬人次,群眾根據公開情況向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反映咨詢問題16件,有效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問題線索大起底大排查。編印《臨滄市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五項工作機制業務手冊》,強化業務指導,提高發現問題的能力。整合扶貧、財政、審計等部門以及市委巡察機構、8縣(區)督查巡查組等各方監督力量,集中開展十八大以來扶貧領域問題線索存量大起底大排查。大起底大排查工作中,9個市直部門共排查問題線索301個。
拓寬問題線索來源。通過開通“臨滄廉政網”“廉潔臨滄”微信公眾號舉報欄,在村級活動場所公布市、縣、鄉三級紀檢監察機關舉報電話等方式,進一步拓寬群眾監督舉報渠道;用好全省脫貧攻堅監督執紀問責五級聯動平臺,及時受理群眾反映投訴,共受理問題線索214個,辦結189個,辦結率88.32%。(李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