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曲靖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全面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以嚴明黨的政治紀律為重點加強紀律建設,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突破推進作風建設,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為抓手聚焦管黨治黨,以實踐“四種形態”為引領強化監督執紀,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治黨責任在深化改革中不斷夯實
認真貫徹省委關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的規定,建立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監督責任情況報告和責任追究制度,倒逼責任落實。調整充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領導小組、反腐敗協調小組、巡察工作領導小組等議事協調機構,推動各級黨委(黨組)全面加強從嚴治黨的組織領導。積極探索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黨風廉政建設任期目標責任制,建立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五個一票否決”制度,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不力的247個單位318人進行了責任追究。積極探索紀委強化對同級黨委監督職能的有效機制,加強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直接領導和督促指導。改革調整市、縣紀委內設機構,兩級紀委從事紀律審查的部門和人員數量分別達機構和編制總數的60%和80%以上。
作風建設在正風肅紀中成為常態
先后開展了“作風轉變年”“作風改進年”、“八個嚴禁”專項整治和“不作為、亂作為”集中整治,堅持不懈糾正“四風”問題,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到位,形成作風建設新常態。抓住重要時間節點監督檢查,嚴厲整治違規公款吃喝和公款旅游、公款送禮、公車私用、跑官拉票、收送紅包,檢查評比泛濫、超標配備公車、多占辦公用房、新建濫建樓堂館所,以及“為官不為”“為官亂為”“不敢擔當”等突出問題。查糾問題3851個,查處違規收受“紅包”問題15人。制定出臺履職擔當不到位問責辦法、公職人員操辦婚喪喜慶事宜暫行規定和非工作時間監督辦法等制度規定,實行公務用車標識管理,加強對黨員的日常管理和監督,組織社會評價代表對市直各部門進行滿意度測評。
黨規黨紀在從嚴懲腐中形成震懾
堅持和完善吸收群眾代表參與調查信訪案件、紀委常委包案督辦解決信訪突出問題等制度,共吸收291名群眾代表參與了88件信訪案件的調查處理,包案督辦解決信訪突出問題103件。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反映領導干部的信訪舉報問題線索進行大排查、大起底,實行動態“清零”。加大談話函詢力度,早打招呼早提醒,共談話函詢217件次,問責各級干部1542人。辦理省委巡視組移交信訪舉報273件。共接受群眾來信來訪來電和網絡舉報7274件次,初核3461件,立案2444件2694人,結案2374件,黨紀政紀處分2576人,其中縣處級干部59人、鄉科級干部434人。為國家和集體挽回經濟損失1.16億元,進一步營造了“不敢腐”的氛圍。
廉政意識在教育監督中不斷強化
通過巡回宣講、知識測試、知識競賽、廉政黨課、廉政培訓等方式,組織全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被中央紀委確定為云南省唯一的“領導干部任職前廉政法規知識測試”試點單位。以楊善洲、高德榮等事跡為先進典型開展優良傳統教育;以白恩培、仇和、李云忠貪腐案例為反面典型開展警示教育,教育警醒黨員干部牢固樹立紀律和規矩意識。改版升級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2013年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評為“百優”基地。加大黨風廉政建設新聞宣傳力度,積極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嚴格執行述廉述責、談話、誡勉、詢問、質詢、廉政審查、廉政檔案管理、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等制度,探索建立干事創業容錯糾錯機制,推動黨內監督與民主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有機結合。
“微腐”問題在督查督辦中得到查糾
建立健全“五級聯動”工作機制,推動群眾訴求妥善解決,共受理訴求140367件,辦結140285件。完善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機制,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任務的監督檢查,從嚴查處貪污挪用、截留私分、虛報冒領扶貧資金等違紀違規問題,共立案42件,問責34人,黨政紀處分54人,移送司法機關8人。開展“吃空餉”、涉企“六亂”、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清理“吃空餉”問題人員342人,涉及金額482.34萬元。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將黨的紀律監督工作向非公經濟組織延伸,建立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監督聯系點。圍繞穩增長、脫貧攻堅、“五網”建設、環境保護等中央和省、市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紀律檢查。創造性地制定會澤“8·03”抗震救災“包保聯片”監督檢查辦法,受理投訴舉報46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6人,問責114人。(瞿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