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自信熱情地擁抱世界。
南方古絲路上的馬蹄聲雖漸行漸遠,新時代新機遇的鼓點卻越發激情擂響。從中國—南亞博覽會成功舉辦,到泛亞鐵路中線部分路線的開工建成;從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啟動,到瀾湄旅游城市合作聯盟項目寫入《三亞宣言》;從全國首家中緬貨幣兌換中心成功發布“瑞麗指數”,到云南每年迎來上萬南亞東南亞留學生,云南正從開放新格局的構建、互聯互通的推進、開放平臺和機制的完善、通關便利化的建設、金融創新開放的探索中,奠定開放之基,打造開放之骨,鑄就開放之軀。
“云南經濟要發展,優勢在區位,出路在開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努力把云南打造成為沿邊開放的新高地,加快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2年多來,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受益于國家政策紅利,云南對外開放漸入佳境,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特色,鋪展出一幅氣勢恢宏的新畫卷。
新動力
跨越發展,構筑對外開放新格局
云南,一片開放的熱土。
深植于血脈中的“開放基因”、歷史上的“開放文化”,注定了云南人對開放發展有著非同尋常的渴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對外開放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云南新時期的對外開放指明了方向、規劃了路徑、提出了目標。
把云南建設成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國內外發展大勢,站在黨和國家全局發展的高度,對云南在全國開放大格局的新定位。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云南各族干部群眾砥礪奮進。
高位推動,省委、省政府對輻射中心建設進行了認真研究和設計,及時組織召開全省開放大會,迅速出臺《中共云南省委關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闖出跨越式發展路子的決定》《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擴大開放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意見》等政策文件,提出要充分利用好云南的區位優勢,主動融入到國家對外開放和區域發展新戰略新格局中,在服務全國大局中發展自己。
2年多來,云南開放發展的思路明晰,步履堅實:推進滇中城市經濟圈建設,主動服務和融入經濟走廊建設,加快沿邊開放,著力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滬昆高鐵、云桂高鐵建成通車,泛亞鐵路昆明至河口快速鐵路全線貫通、昆明至越南河內公路云南境內段昆明—河口公路已實現高速化、泛亞鐵路中線昆明至玉溪已建成……互聯互通順利推進;連續舉辦了四屆的中國—南亞博覽會客商云集,平臺效應逐步擴大,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23個商務代表處實現了對南亞東南亞的全覆蓋,昆鋼越南、老撾鋼鐵項目,云銅贊比亞銅資源開發利用項目,農墾集團緬甸農產品種植項目等順利推進,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老撾塞色塔開發區通過國家考核確認,成為云南推進建成后的第一個國家級境外經合區,對外經濟技術合作不斷深化……
成績背后,既彰顯著云南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決心,更是全省人民對開放發展的認同、期待與共享 。“開放末梢”變為“開放前沿”,對外開放天寬地闊。如今,七彩云南開放發展動力強勁。
新作為
雙向開放,拓展對外開放新空間
云南,被一片美麗的藍海“包圍”。
向北望,是潛力無窮的北方絲綢之路經濟帶;向南看,是方興未艾的海上絲綢之路;向東行,是正蓬勃發展的“長三角”和中國(上海)自貿區;向西走,通向廣袤無垠的印度洋……“‘一帶一路’交匯點”這個激動人心的稱呼,昭示著云南將迎來更廣闊的未來,必將收獲更豐富的成果。
云南的對外開放,是為了實現跨越發展。云南的跨越發展,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不可或缺的美好篇章。
“我們把自身發展放在主動服務和融入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去思考、去謀劃,緊緊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做好內外統籌、雙向開放文章。”省長阮成發談到,總書記對云南提出的新定位,改變了云南的發展格局,給予了云南嶄新的發展空間,使云南從西南邊陲變為輻射中心。我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網絡基本形成,功能完善的合作機制和交流平臺基本形成,各類開放合作功能區基本建成,開放型經濟實力明顯提升。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云南各族干部群眾奮發作為。
對外,面向南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周邊經濟圈,積極主動參與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以及中國東盟自貿區、瀾湄合作機制建設,切實抓好區域性國際經濟貿易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金融服務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建設。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為抓手,扎實推進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不斷豐富完善會展平臺、公共事務平臺、“走出去”平臺和開放型經濟載體。云南與國際國內特別是與周邊國家市場聯系日趨緊密、合作交往日益密切、利益融合不斷深化。
對內,加強與長江流域、泛珠三角區域、京津冀、成渝經濟區和周邊省區的交流合作,為內陸省(區、市)和大型央企、民企依托云南沿邊開放“走出去”強化服務、搭建平臺、當好橋梁紐帶,順勢借力加強自身輻射能力建設。
一項項政策的出臺,一個個項目的推進,一個個平臺機制的完善,一道道關口被攻克,一個個開放帶來的“美麗”成果正為老百姓共享,漸漸匯聚成云南跨越發展的強大動能。
新擔當
勇立潮頭,爭當對外開放主力軍
“把中國夢同周邊各國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區發展前景對接起來,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周邊國家落地生根。”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云南沿邊開放賦予了新使命。
把云南建設成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就是要充分發揮云南的優勢,擴大對南亞東南亞的開放,使云南成為對外開放的新高地,增強我國對南亞東南亞的綜合影響力和發展帶動能力。
根據總書記的指示,云南明確發展思路:秉承弘揚絲路精神,不斷加強“五通”,在國際經濟走廊建設、國際產能合作等方面進一步彰顯“云南元素”。
以“沿邊”為依托,繼續踐行“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以“通暢”為前提,聯通中外;以“和睦”為基礎,深入推進與各國的民心相通;以“合作”為關鍵,促進形成寬領域覆蓋、多層次參與、全方位推進的對外交流新機制。
“要在經濟、交通、能源、金融、科教等領域與南亞東南亞國家全面深化合作,盡快把區位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發展優勢,推動云南對外開放水平邁上新臺階,努力把云南早日建成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名副其實的輻射中心。”全省各州市各部門統一思想,形成共識。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云南各族干部群眾矢志向前。
2016年,云南口岸出入境人數達3114.4萬人次,較2012年增長40%,云南已經成為南亞東南亞國家高層、地方政府、民間友好團體等各領域代表團訪華的重要目的地。
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中,有5大類、62大項、160多項成果與云南有關,云南在我國全方位開放新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
這些成果,充分展示出云南發展的廣闊空間、強大勢能。
今天的云南,對外開放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景已現。放眼未來,云南將更加積極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國家戰略,主動在國家戰略中謀劃云南工作全局,切實把云南納入國家戰略布局統籌推進,當好國家戰略實施的積極參與者和建設者,讓4700多萬各族兒女以更加自信和熱情的身姿,邁向未來,擁抱世界。(熊燕 儲東華 羅蓉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