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德宏州紀委認真履行監督責任,對落實主體責任不力的州機關事務管理局領導班子、州財政局相關負責人進行約談。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今年以來,云南省始終堅持“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把問責作為管黨治黨的利器,倒逼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為云南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道路營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態和干事創業環境。
1至8月,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問責黨組織262個,涉及廳級24個、處級63個;問責黨員干部2463人次,其中通報920人次、誡勉848人次、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166人次、黨紀政紀處分529人次,涉及廳級干部51人、處級干部305人。
厘清責任清單,壓實責任擔當
今年以來,云南省紀委通報了多起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力被問責的典型案例。2014年以來,瀘水市(2016年12月瀘水縣撤縣改市)國土資源局黨組落實市委決策部署不實,黨建職責落實不力,執行黨的紀律不嚴,選人用人程序不嚴,機關作風松散,工作作風漂浮,不敢直面矛盾、直面問題,不敢擔當、不敢作為,落實主體責任不力。2017年6月,瀘水市國土資源局黨組受到通報問責,并向瀘水市委作出書面檢查。瀘水縣國土資源局原黨組書記、局長和學偉,原局長桑才何,原黨組書記、局長張瑞榮等7名領導干部均受到問責處理。
針對一些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在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中失職失責的共性問題,云南總結歷史和實踐經驗,將監督檢查、目標考核、責任追究等有機結合,從制度層面對相關工作進一步細化完善,確保明責有理有據、履責有規有矩,實現了問責內容、對象、事項、主體、程序、方式的制度化、程序化。
為破解各級黨委履責“路徑”不清問題、促進各級責任主體耕好“責任田”,云南出臺了關于落實主體責任的規定,將黨委落實主體責任的內容和要求細化為28項,以清單明責定規。隨后,又出臺了關于落實監督責任的規定,明確了12種履行監督責任不到位的情形,并把責任追究情況作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領導班子評價和領導干部業績評定、獎勵懲處、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此外,制定實施《貫徹〈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實施辦法》,形成了用制度規范“兩個責任”落實的責任鏈條,確保問責工作有章可循。
與此同時,云南省將管黨治黨的責任壓實到每一級,通過自上而下逐級簽訂責任書,督促各級黨組織真正把從嚴治黨責任扛起來,做到責任覆蓋無盲區。
緊盯關鍵少數,上緊責任發條
“開展問責要抓住‘關鍵少數’。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關鍵在黨委、要害在一把手,根本要靠以上率下,層層傳導壓力。”這是云南省對貫徹落實好《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和云南省《貫徹〈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實施辦法》最務實的認識。
云南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為抓手,緊盯“關鍵少數”,通過強化約談,層層傳導壓力,推進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把責任擔起來,讓壓力傳下去。
“西雙版納州多名省管干部被立案審查,反映出州黨委對領導干部日常監管不到位,你們之前是怎么抓‘兩個責任’的?”6月9日,2016年度全省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為基本合格、不合格的11個地區和單位的黨政主要領導和紀委書記(紀檢組長)共32人被省委集體約談。
書記抓、抓書記,層層壓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緊盯一把手落實第一責任人責任的情況,各地也加大了約談的力度。
“作為政府部門抓業務還是可以的,在抓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存在短板。”今年4月18日,昆明市委書記約談了昆明市2016年度黨風廉政責任制考核評定為基本合格的3家單位主要負責人。
今年7月31日,紅河州紀委召開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集體約談會,使黨委書記和紀委書記切實把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里、落到實處,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此外,云南省積極開展省管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向省紀委全會述責述廉工作,讓一把手走上臺來,對責、廉等方面工作全面述、如實說,當面接受質詢,有針對性地推進整改,切實履行好“一崗雙責”。云南省紀委已連續5年在全會上開展責廉述評,共有63名省管領導干部向全會述責述廉;全省各級黨委、紀委共組織近13萬名科級以上領導干部述責述廉。同時,云南省管一把手述責述廉及測評情況還要記入其本人的廉政檔案,并作為業績評定、獎勵懲處和選拔任用的重要參考。
強化履責監督,倒逼責任落實
曲靖市麒麟區一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會主席李志媛,在曲靖市某百貨有限公司購買了30張面值300元的購物卡,用于發放職工福利。該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曹懷林和工會主席李志媛均受到作出書面檢查、誡勉談話處理,30張購物卡全部退還。
今年以來,云南省開展作風建設“回頭看”,深挖細查隱形變異的“四風”問題線索,同時用好問責利器,對“四風”問題多發頻發的,嚴肅追究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領導責任。1至9月,共問責19個單位、54名黨員領導干部,其中廳局級領導干部10人。
為了進一步壓實責任,織密“問責之網”,云南省建立常態化的督查機制,適時開展專項檢查。通過強化日常監督和專項督辦、巡視巡察等方式,重點檢查是否按照《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的原則、標準和程序開展問責工作,是否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等。
2017年上半年,全省對管黨治黨寬松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不堅決不到位等976個問題進行了查處,問責141個單位、1536人。其中,問責廳級單位數、問責廳級干部人數較上年同期分別上升66.67%和580%。
“紀委是黨內監督的專責機關,失職失責更要被問責。要通過嚴肅問責倒逼責任落實,切實解決不會監督、不敢監督、不愿監督的問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陸俊華表示。
省供銷社原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屈華曦,對省供銷社違規發放通信補貼、違規在社有資產管理中心報銷接待費、違規發放獎金、設立小金庫負有重要領導責任,個人違規領取通信補貼和獎金,屈華曦因履行監督責任不力,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建水縣供銷社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兩次用公款組織職工到玉溪市、貴州省興義市旅游,紀委書記王洪興沒有及時提醒、制止,監督不到位,并參與兩次公款旅游被問責;富寧縣金壩華僑管理區黨委原副書記、紀委書記楊楓落實監督責任不力被問責。
手電筒不能只照別人不照自己,該打的板子就要狠狠打下去。今年1至6月,全省共受理反映紀檢監察干部問題線索160件,對落實監督責任不力的17名紀檢監察干部進行問責。(楊大慶 何詠坤 陳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