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寧縣谷拉鄉那標村黨支部原書記兼組長羅主林違反群眾紀律,利用職務便利,通過出租村集體土地獲取租金12375元未向群眾公開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這是富寧縣紀委通報的一起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為解決基層權力監督缺失,部分村干部與民爭利、“小官大貪”、腐化墮落等基層“微腐敗”問題,今年以來,文山州繼續探索實踐村(居)務公開報備制度和鄉(鎮、街道)紀委資金監督臺帳制度,對政務、村務、財務等事項進行公開和報備,強化鄉鎮紀委對扶貧資金、救災救助資金、涉農補貼類資金、涉農項目類資金等民生資金臺帳的監督管理,精確把脈,嚴把關口,嚴管嚴查基層“微權力”。
“陽光”監督基層“微”權力
正值街天,在馬關金廠鎮,一些趕街的村民們正圍在鎮政府大門口觀看公開欄里的村務公開內容,上面粘貼的一紙紙一頁頁密密麻麻的內容讓群眾看得明明白白。“村務公開真不錯!像我們這些長期在外打工的群眾,不用回到本地,就能通過手機微信了解到本村的集體資金使用情況。”而在麻栗坡部分鄉鎮,用微信對村務進行公開的做法也贏得村民們的點贊。該州從鄉(鎮)到村委會認真落實村務公開報備制度,把脫貧攻堅政策、有關工作程序、扶貧項目實施、扶貧資金管理使用、涉農惠農政策、到村到戶到人幫扶措施等有關事項及時公開,讓村務公開成為群眾監督村務的“透明窗”。據悉,今年來,全州104個鄉(鎮)共備案村務公開12438項(次)。
將資金臺帳置于監督“探頭”之下
公開內容是否真實?公開資料是否規范?公開范圍是否到位?有無應公開到村小組沒有公開的情況?是否存在應公開而未公開的事項?在文山市小街鎮紀委辦公室,鎮紀委書記正帶人細細翻閱著各村委會報來的臺帳。這樣的工作在全州各鄉鎮紀委已經成為常態。而僅僅在該市,全市17個鄉鎮(街道)紀委(紀工委)就分類建立了涉農資金監督臺賬累計120套,涉及資金報備949筆。該州規定,各村委會的村務公開情況必須上報鄉(鎮)紀委備案核查,鄉(鎮)紀委對公開情況實行臺帳管理,定期開展監督檢查,州紀委、縣(市)紀委加強督促指導,切實加大脫貧攻堅政策公開力度,做到群眾家喻戶曉。今年來,全州對公開臺賬開展核查836項(次),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650個,排查問題線索50個。
開展監督檢查嚴防民生資金“跑冒漏滴”
請把你們的公開帳目拿出來檢查一下?近日,在富寧縣各鄉鎮,一場由紀檢監察機關組織開展的專項監督正在進行中,共發現公開資金不明確、公開內容混淆、負責人未注明等問題88個……這是在該州開展對村務公開報備情況進行檢查的一個場景。該州鄉(鎮)紀委定期對本鄉(鎮)的扶貧資金、救災救助資金、涉農補貼類資金、涉農項目類資金等資金使用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并建立對各類資金監督檢查的臺帳,做到每類資金建立一冊獨立臺帳,對資金類別、數量、使用范圍和對象、使用程序、資金的去向和用途等做到情況清楚、心中有數。據悉,今年來,該州各鄉(鎮)紀委共監督檢查各類資金2925筆累計245.8億元,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268個,排查問題線索35個。
“通過對基層政務、村務、財務等事項公開報備的落實和監督,用好執紀問責利劍,對存在的事項不透明、報備不及時以及存在的隱形違紀違規等問題嚴查快辦,決不姑息,堅決把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壓實到基層。”該州紀檢監察機關負責人表示。(李萬輝 王慶波 朱妍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