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昆明市將廉潔的價值理念融入城市的建設發展,以“大眾化、立體化、陣地化”為目標扎實建樹,讓廉潔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讓“清風”氛圍滲透春城、發展春城,為反腐倡廉不斷提供智力支持、思想保證和輿論氛圍,推進城市崇廉尚潔、文明發展的良好勢頭。
融“廉”于文明城市創建,厚植城市“廉文化”。立足“大眾化”目標,充分發揮文明創建點多、面廣、社會參與度高等優勢,把廉廉潔文化建設納入創建文明城市的總體規劃,融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部署,引導市民關注、支持和參與廉潔社會建設。一方面,注重彰顯傳統媒體影響力,利用大眾傳媒向市民灌輸廉潔意識,在昆明日報開設《嚴明黨的紀律、高懸規矩戒尺》《學思講談》專欄,在城市廣場、公交站點、交通護欄、居民小區等人流集中處加大比例增設廉政文化宣傳櫥窗景觀、廉政公益廣告牌、繪制“清風墻”畫,開展平面、視頻、宣傳語等形式的廉政公益廣告展播,把抽象的廉政理念用有形的文化載體加以呈現。五華區將8月15日—9月14日定為廉潔文化宣傳月,官渡區太和街道精心打造以“弘揚廉政文化,營造廉潔氛圍”為主題的廉政文化長廊,西山區建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廣場,把廉潔教育和文明城市創建融入課堂教學、融入“清廉社區”建設,既抓好黨員干部的廉潔從政教育,深化社會成員對廉政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注重增強主題宣傳傳播力,緊扣廉潔策劃主題宣傳,全市各級各部門廣泛開展了“廉潔銘于心 文明踐于行”“文明齊參與 巾幗在行動”“家庭、家教、家風”等主題的一系列廉潔家風建設、征文攝影、親子閱讀、演講活動,用活潑的文化形式加以傳播,讓家風的教育力量感染和帶動群眾崇德崇廉,為文明創建提供精神助推力。
融“廉”于交通旅游發展,升華城市“廉能量”。發揮城市建設在廣大群眾中的“宣傳引導”作用,加強對城市文脈延續性、廉潔渲染性的規劃和管控,將廉潔底蘊與交通旅游巧妙融合,“立體化”打造廉潔主題景觀,讓市民在駐足處接受廉潔文化熏陶。依托地鐵載體宣傳廉潔文化,重點打造廉政文化主題站“市級行政中心·清風站”和地鐵專列“清風號”,圍繞“廉以養德,文以化人”的主旨思想,匯聚“務實、弘揚、傳承、正氣、廉潔”五個部分,融入人文景觀、書畫作品、廉潔典故、詩詞賦聯、家規家訓等元素,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廉潔正能量,向全社會傳遞“廉潔文化建設人人有責、廉潔社會人人參與“的理念。石林縣將廉潔文化與旅游資源有機結合,著手打造廉潔文化旅游專線,通過以景說廉、以人述廉,既讓游覽者觀景思廉,更推動廉潔文化旅游成為石林旅游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突破點。五華區選取11位先賢名家的清廉軼事打造翠湖廉潔文化園和朱德舊居紀念館,嵩明縣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黃龍山公園打造為黨員干部紀律教育主題公園,尋甸縣在河濱廉政文化公園打造集回族文化園、彝族文化園、苗族文化園、和諧文化園“四園一體”的廉政文化精品工程,引入眾多優秀歷史文化資源進入景點,讓勤廉故事更貼地氣。目前,廉政宣傳已成為地鐵1號線一道亮麗風景,昆明動物園、大觀公園等景點廉風撲面,正成為社會關心支持反腐工作的重要窗口。
融“廉”于教育基地建設,強化城市“廉陣地”。積極探索警示教育新途徑、新方式,市縣兩級陸續建立了一批以紀律教育、黨性教育、職務犯罪警示教育為主題的“廉陣地”。如,昆明市改變過去單向灌輸式的警示教育模式,運用聲光電技術,建成集參觀、互動、體驗于一體的紀律教育基地,堅持正面導向與反面警示相結合,以案釋紀、以文施教、以圖示警,立體展示紀律要求、典型案例、懺悔實錄等內容。部分縣區突出針對性,開辟個性化宣傳教育基地。如,宜良縣創立廉政教育學校,官渡區建立干部黨員廉政警示現場教學基地,安寧市建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富民縣建立紀律教育基地、石林縣依托縣檢察院、縣法院、縣委黨校分別打造“全國檢察機關百優預防職務犯罪警示基地、數字化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和紀律教育基地”,嵩明縣將東方時尚駕校拓展為全縣非公企業廉潔文化示范點,將蘭公祠拓展成黨員干部道德教育基地。為保證基地有效運行,各級紀委還與黨校建立聯系機制,將基地參觀教育活動納入必修課程,以“看得見、聽得著、零距離”的身邊事提醒身邊的黨員干部筑牢防線,做到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變警鐘長鳴,為全市黨員干部接受廉潔教育、加強黨性鍛煉搭建了重要場所。(趙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