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羅平縣羅雄街道九龍社區(qū)作為修建龍王廟水庫的移民新村,30余戶搬遷村民每人每年享受一定數(shù)額的政府補貼,一部分村民為多領點“補貼”還爭相申報領取城鄉(xiāng)居民低保。
種種原因,村民對領取低保問題頗有微詞。該村一位村民嘲諷說,有關系、有熟人,就算富得流油,骨頭朽掉,都可以吃低保!
村民對低保鄰域的“微腐敗”非常痛恨,有的村民甚至多次當面質問村干部:開小車、住大房子的人家都能領到低保,我怎么就不能領?
民之所怨,政之所向。黨的十八大后特別是近兩年,我們從低保申報、審核、發(fā)放等環(huán)節(jié)入手,毫不手軟嚴肅查處發(fā)放不規(guī)范、違規(guī)申報、領取和截留低保等問題,重拳揮向群眾身邊的“微腐敗”。
某村黨總支書記、主任、副主任為解決村社長待遇低,違規(guī)讓6名村社長每人領取2個名額的低保,騙領低保金39084元的問題被查處;養(yǎng)馬村三名社長,違規(guī)集中保管22戶低保戶存折(銀行卡),截留低保金8530元等案被查處……
“這些人被處理,活該!”我們在走訪群眾時,村民拍手稱快道。
看到我們動“真格”,認真回應他們的每個期盼,村民相信了基層全面從嚴治黨不僅是紙上寫寫、會上說說,更是一個個有決心、有步驟、有恒力的行動。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公開是紓解民眾情緒的活絡丸。我們一邊發(fā)動群眾緊盯低保上的“微腐敗”,一邊嚴把低保“審核關”,嚴格執(zhí)行“三評三審三公示”程序規(guī)定,采用“一看、二問、三訪、四核”方式復核低保,從入戶調查、村民評議、村三委評議審核,到街道審核、縣民政局批準,每一環(huán)節(jié)都做到以公開促公正,以公正促公平,強化過程管控,嚴格責任追究,有效防范了低保上的“騙、冒、虛、空”問題。
層層審核中,大偏山村村長集中全村低保金進行平均分配的違規(guī)做法被叫停;魯西村把低保金按村民年齡大小進行次遞排列,變成老年人福利的問題被糾正……
違規(guī)申報、違規(guī)發(fā)放、違規(guī)領取、優(yōu)親厚友的情況不見了,各級干部在村民心中的“形象”有了大改變。
紅學村的“老上訪”阿華說:“這樣辦事么,我還去訪,那我的頭真是被驢踢了”。“與其他鄉(xiāng)村比起來,我們社區(qū)的情況好的多,請把低保名額多給他們些。”一社區(qū)主任,主動要求調減低保名額。
今年4月,移民新村清理出33戶97人領取城市低保;紅學村3戶11人自覺放棄申報,3戶主動退繳違規(guī)領取的低保金……村民王某因災納入低保,一年后談到主動退領的原因時說:“我要還繼續(xù)領低保,有何臉面去見死去的父母!”
“壞”村民,往往是干部作風不實、處事不公逼出來的;“好”村民,恰恰是干部模范帶頭、公道正派帶出來的。“微腐敗”的溫床被砸亂了,低保問題再也不是橫豎在村民心頭的“痼疾”了,心中的郁結漸漸消散,打心底里對我們有了信任感,更加明白了黨的根本利益就是人民群眾利益的道理。
民心就是力量!街道的各項工作推進起來更加快捷、順暢,干部和村民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積極性被空前的調動了起來,村民之間,從昔日的喊窮爭著要“低保”,變成了如今的相互謙讓拒“低保”,鉚足勁,比干勁、比賺錢路子……
“世間事,做于細,成于嚴。”當前,基層全面從嚴治黨還需要我們從組織、思想、作風和行動上加以改進和規(guī)范,一把尺子量到底、一根竿子插到底,不松勁頭,不減力度,不打折扣,堅持不懈嚴管嚴治,長管長治,以優(yōu)良的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根本好轉,為脫貧攻堅、全面小康奠定強大的基礎。(羅平縣羅雄街道紀工委 趙榮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