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云南省代表團的代表們對此有深刻體會,極其自豪,備受鼓舞。
感觸深刻 責任重大
聽了習近平同志作的報告,十九大代表、大理白族自治州委書記陳堅非常激動、非常振奮。他說,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五年來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成績,作為黨代表,我感觸深刻,同時也深感自豪。陳堅表示,“大會報告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做了很好的規劃,讓我們感到很向往,也感到責任重大。”
“聽了報告,我深受鼓舞和鞭策。報告提出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我們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論述更是對昭通這樣深度貧困地區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帶來了新希望。”十九大代表、昭通市委書記楊亞林說。
十九大代表、昆明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英杰表示,聽了報告,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的征程、新的使命、新的要求、新的風貌、新的氣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一定能實現。
我們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
“我們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更是一個開創偉大的時代。”十九大代表、臨滄市委書記楊浩東說,我們有科學的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得到了重大推進。我們有好的政黨,全黨更加意氣風發,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團結統一。我們有好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我們有好的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有活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用非凡的理論勇氣、高超的政治智慧、堅韌不拔的擔當,開辟了治國理政新境界。我們對取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充滿信心!
十九大代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委書記童志云說,作為一名來自邊疆、民族、貧困地區的黨代表,我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把脫貧攻堅作為統攬經濟社會發展的總抓手,作為第一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傾心盡力抓緊抓好。一是夯實基礎設施“促脫貧”;二是積極培育產業“改窮業”;三是狠抓教育脫貧“拔窮根”;四是實施健康扶貧“治貧癥”;五是加大技能培訓“強本領”;六是力推易地搬遷“挪窮窩”;七是實施安居脫貧“搬新居”;八是注重生態扶貧“換窮貌”。
讓黨旗在邊疆飄揚
十九大代表、昆明鐵路局黨委書記周榮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云南建成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我們要主動服務和融入輻射中心建設,扎實推進國家中長期鐵路網和“十三五”規劃的云南境內鐵路建設項目,為“一帶一路”建設和我國鐵路“走出去”戰略提供有力支撐。力爭到第一個百年時,全省鐵路運營里程超過5000公里,高鐵運營里程達到1200公里以上,逐步實現全省州市通鐵路、滇中城市群通高鐵、經濟人口大州市及旅游重點區域通達高標準鐵路“三大目標”,發揮好鐵路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骨干作用,使鐵路更好地服務云南經濟發展。
十九大代表、“老縣長”高德榮為十九大報告對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重要部署而振奮,就打贏怒江深度貧困攻堅戰提建議:一是改善以交通為主的基礎設施,加大對以交通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二是強化生態脫貧,在退耕還林、生態補償等政策上給予更多傾斜支持,加大生態轉移支付力度。三是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把“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一先雙帶”工程組織實施好,充分發揮黨員在脫貧攻堅中的模范帶頭作用。
“我是來自云南偏遠地方的少數民族基層代表,聽完報告,我更加感受到了黨中央對我們邊疆民族地區的關心關懷,更加感動。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我感到自己身上的擔子不輕,使命更加光榮。今后要進一步抓好脫貧攻堅與產業發展,著力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脫貧致富,帶領大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要帶領父老鄉親、黨員群眾,永遠聽黨的話、跟黨走,讓鮮艷的黨旗在祖國民族邊疆地區高高飄揚。”十九大代表、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廣西寨村黨支部書記劉富珠說。(李紹明 陳曉波 王云 宋金艷 趙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