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中央紀委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的召開,進一步強化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對抓好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在常規監督檢查和專項紀律檢查之外,尋求更有效的發現問題的方式方法,切實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成了當務之急。有壓力才會有動力。經過充分研究和準備,7月11日,保山市委啟動了脫貧攻堅專項巡察,并通過保山市開展巡察工作以來的“五個最”,增強巡察“利劍”作用,對脫貧攻堅進行重拳出擊:
隊伍最精良。此次專項巡察設組長1名,由巡察經驗豐富的市紀委領導同志擔任,統籌下設五個巡察組的工作。參加巡察人員分別從保山市和五縣(市、區)紀委及財政、扶貧、審計、發改、住建等部門抽調。下設的每個巡察組設1名副組長,都由對脫貧攻堅相關政策要求較為熟悉的發改、扶貧、農業等部門副職擔任,其他40名組員按照專業、特長進行重組,確保每個組都有各方面的行家里手。同時,巡察工作啟動后,先開展了為期5天的培訓,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講話精神,到中央和省委、市委關于脫貧攻堅的具體政策要求,都作了學習、輔導和討論,切實練好基本功。
問題最聚焦。專項巡察聚焦脫貧攻堅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部門責任落實情況,重點查找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貫徹中央脫貧工作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相關要求不堅決不到位,弄虛作假、陽奉陰違的;二是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待扶貧工作、做表面文章的;三是貪污挪用、截留私分,優親厚友、虛報冒領,雁過拔毛、強占掠奪等。為深入查找問題,為期2個月的專項巡察中,巡察組采用以下看上、解剖麻雀和以上看下、點穴式、突擊式相結合的工作思路,通過扶貧知識測試、查閱有關資料、查看現場、走訪群眾、個別談話、滿意率調查、受理群眾舉報等方式,對66個鄉鎮145個村(社區)、41個縣(市、區)直單位進行了延伸檢查,走訪農戶1044戶,實地查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117個,個別談話236人,參加扶貧知識測試669人次,受理信訪舉報176件(次)。發現貧困對象識別不精準、項目資金管理使用不規范、侵占群眾惠農資金、駐村工作隊員作風不扎實等方面的問題220個,向市、縣兩級紀委移交問題線索33件,待移交14件。
反饋最及時。與常規巡察不同,此次脫貧攻堅專項巡察在發現問題后就及時交辦,爭取及早進行整改。其中,進駐騰沖市的巡察組,進駐10天后就向騰沖市委交辦了11個問題,進駐施甸縣的巡察組,在15天后就向縣委交辦了22個問題,由于及時交辦問題清單,并要求各縣(市、區)根據存在問題制定“一對一”的整改措施,使能夠立行立改的問題得到及時整改,需要一段時間來整改的問題得到及時研究和啟動,尤其是在推動貧困對象識別不精準、危房鑒定滯后、駐村工作隊員作風不實等問題的整改上,發揮了“及時雨”的效果。
整改最嚴格。在及時交辦問題后,巡察組就把問題整改情況納入下一階段巡察的重點內容。對有的鄉鎮對縣(市、區)黨委出臺的整改方案不重視,甚至束之高閣的問題,進行嚴肅批評。在第二次交辦問題時對第一次交辦問題整改情況進行通報,把已交辦問題整改情況作為巡察報告重要內容向市委匯報,層層倒逼整改責任落實。同時,針對巡察結束后還未整改到位的問題,保山市紀委以開展專項紀律檢查的形式來“接力”督促,不留縫隙,真正做到問題不整改不放過。截至10月中旬,此次巡察交辦的157個問題中,已整改56個,正在整改101個。
紀律最嚴明。專項巡察動員培訓會上,市委就為各個巡察組定下了講政治、講政策、講原則、講程序和決不允許擅自脫崗離職,決不允許與無關人員談論巡察情況等紀律要求。各巡察組進駐縣(市、區)后,又自行定下了“進駐鄉鎮期間一律與鄉鎮干部同吃工作餐”“鄉鎮不得為巡察組準備夜宵”“進駐期間不得飲酒”等規定,紀律要求“再加碼”。為期兩個月的巡察中,大家都克服了家庭和身體上的困難,一名扶貧經驗豐富的老同志在收縮壓達到180毫米汞柱的情況下仍堅守崗位,一名年輕干部被抽調參加巡察時孩子剛出生一個月,但仍沒有回過家一次。進駐昌寧縣的巡察組,由于時常往返于河谷壩區和高寒山區,不少組員多次感冒輸液,但沒有一個人耽誤工作。同時,巡察組進駐施甸縣10天后,對一名作風不扎實的組員,市委巡察辦將其送回原單位,并責令派出單位主要領導向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作出書面檢查,這是保山巡察工作中第一次出現組員因作風不扎實而被退回原單位的情況。嚴明的紀律和過硬的作風,是這次脫貧攻堅專項巡察順利推進的強有力保障。
專項巡察的開展,創新了保山市開展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升了脫貧攻堅監督檢查工作成效。下一步,保山市將重點盯好問題整改和交辦問題線索的處置情況,以整改到位和嚴肅追責深化脫貧攻堅專項巡察成效。(保山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王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