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感謝你們了,謝謝!”補領到2000元救助金的方奶奶激動地拉著我的手,久久不愿放開。在她的連聲道謝中,我既欣慰,又深刻地感受到身為一名紀檢人肩頭的責任。
幾個月過去了,這一切仍歷歷在目。
去年8月的一天,有關室轉來一個舉報件,反映的是陸良縣活水鄉已經退休的民政所所長虛報冒領、截留私分兩村貧困群眾救助款的問題。我們迅速進入了初核程序。
在第一次談話中,被舉報人極力否認相關舉報內容,說自己做事干干凈凈,我險些就要相信了。他走后,單位的“老紀檢”彭主任推了推眼鏡說:“這個人肯定沒說實話,我們去查查。”
隨后,我們到有關單位提取了救助款發放記錄,發現涉及的范圍比預想的要廣,竟覆蓋了該鄉所有的村。按程序,縣紀委決定對當事人進行立案審查。第一次辦案就遇到了一個“大案”,我和其他幾個小年輕摩拳擦掌、迫不及待想進村入戶調查取證。“不要激動得太早,有苦頭吃呢!”老彭笑著說。
7個村,390余戶人家,需要逐戶走訪。走訪中,我們發現村里多是留守老人,有的不識字、有的記憶力不好、有的聽力不行,大大增加了我們取證的難度,有很多戶需要多次走訪。比如楊大叔家,我們第一次去了解情況時,他說沒有領到救助款,但這與我們核實過的信息不符。我們只好再次登門,老兩口一起回憶后,還是記憶模糊。第三次,我們入戶將楊大叔簽字領取救助款的筆跡進行現場比對,才確認了他們領過救助款的事實。
付出總會有回報,轉眼一個月過去了,我們掌握了扎實的證據。原來,被舉報人近幾年利用發放民政救助的便利,先后截留多戶村民的民政救助資金,多者截留2000元,少者扣下500元;同時,還虛報冒領補助金。幾年下來,其違紀資金達到6萬余元。
我們再一次和被舉報人進行了談話。在確鑿的證據面前,他羞愧地低下了頭,“原本以為村民不會知道自己到底該領多少錢,就算查起來也不容易收集證據”。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事情總有真相大白的一天。最終,被舉報人受到了開除黨籍、行政降級處分。
在被舉報人上繳了違紀款項后,我們揣著這一大摞本該屬于村民的救助款又到了活水鄉,挨個去7個村退還。
早已排隊等候的村民們看到我們激動不已。領到了本該屬于自己的救助款,他們高興地數了又數。有的說“已經過了這么長時間,沒想到我們還能領回這些錢,謝謝你們”,有的感慨“家里的娃娃又能吃點好的了”……
經過一下午的奔走,最后,我們來到了方奶奶所在的村。她老伴兒去世早,兒子因殘疾,至今沒能成家。“2015年她生病,領到1500元大病救助金,勉強解了燃眉之急。但這場病欠下的債務仍是個重擔,這次退回的2000元救助款對她而言真是雪中送炭。”村干部告訴我。
這次,退給村民們的錢一共是5.7萬元,看著大家臉上燦爛的笑容,我們也笑了。對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貪污侵占、虛報冒領、截留挪用、吃拿卡要、優親厚友問題嚴懲不貸,切實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這正是我們紀檢人的職責所在!(伍中婷 作者單位:云南省陸良縣紀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