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宏州紀委監委成立課題組,5個縣市56個鄉鎮336個行政村為調研對象,就推進監察職能向基層延伸進行問題研究。
調研組分析認為,推進監察職能向基層延伸是深入推進監察體制改革的關鍵一環,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現實需要,當前基層紀檢監察組織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落實“三轉”要求不到位,鄉鎮紀委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影響了監督執紀效果;二是執紀力度不夠,鄉鎮紀委坐等問題線索上門,重實體輕程序、重數量輕質量,缺乏執紀審查專業設備,沒有專用的談話室,辦案安全存在較大隱患;三是隊伍素質不強,鄉鎮紀檢監察干部大多“半路出家”,存在“接崗時沒有培訓、在崗時沒空培訓”的現象,監督抹不開情面,工作放不開手腳,寧當“老好人”不做“黑臉包公”,不會不敢不愿監督執紀。
對此,課題組提出以下對策措施。一是按照基本保持體制穩定、有效整合監察力量、整體覆蓋監察對象、明確授予監察權限、依法履行監察職責的要求,循序漸進、積極穩妥地推進監察職能向基層延伸,到2018年底或2019年初,在全州56個鄉鎮成立監察室,在336個行政村成立監察組,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使群眾身邊的公職人員受到嚴密監督;二是賦予鄉鎮紀委監察權限,縣市監察委員會授權鄉鎮監察室監督、調查、處置職責,對鄉鎮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進行監督;三是建立健全劃片聯系制度,實行縣市監察委員會領導班子成員劃片聯系制度,通過及時收集匯總工作情況,加強業務指導和督促檢查,統一調配審查調查資源等方式,不斷增強合力,補齊工作短板,切實解決鄉鎮紀委人手不夠不能辦案、能力不足不會辦案、礙于情面不愿辦案等問題;四是建立健全定期報告工作制度,從制度層面規定、規范鄉鎮紀委監察室向上級紀委監委報告工作的方式、內容和要求等;五是建立健全激勵懲戒機制,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風向標”作用,每年對鄉鎮紀委監察室的監督、調查、處置工作進行量化考核,推動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有效機制。(李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