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根據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統一安排,我從富寧縣紀委監察局派出紀工委監察分局的一名紀檢監察干部,轉到了新組建的紀委、監委第五紀檢監察室工作,雖然干的同樣是紀檢監察工作,但改革后的工作讓我這個“老紀檢”也遇上了新問題。
首先是學習問題。改革前的我,本著多年的工作經驗,從簡單的日常工作到獨立查辦案件也從未遇到棘手的事,轉任新崗位后,新的環境、新的體制、新的工作方法、新的業務知識、新的人員組合,一切都是新的,深感現有的知識不夠用,工作起來非常吃力。為適應新形勢,只能從基礎的紀檢監察業務開始學,從學習一般的法律知識到新出臺的監察法,從學習《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百問百答》到《云南省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監察工作辦法(試行)》等四項制度,無不認真閱讀,仔細研究,不敢懈怠,唯恐追趕不上欣欣向榮的紀委監委干部隊伍。
其次是能力問題。在派出紀工委工作時,我是一般的紀檢監察干部,從日常的工作到案件查辦工作,我都是組員一個,上有領導擔當,下有組員一起承擔,只要完成好分內工作就行了,沒有更大的擔憂。調整到五室工作后,領導安了個“負責人”,凡事只能負責,從工作計劃到工作開展,無不親自動手和過問,擔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深感責任重大、壓力倍增。壓力之下,唯有放下身子,全力以赴,埋頭苦干,拿出從頭再來的勇氣,向書本學習,向上級領導和各室主任、身邊的同事學習,慢慢適應,奮勇直追。
再次是配合問題。第五紀檢監察室只有2名同志,從檢察院轉隸過來的同志熟悉法律條文,辦起案來輕車熟路,他們教我們如何更好地辦“涉法案”,在案件取證方面更加精細,法律條款運用更加精準,而我們又從開展的監督檢查等“涉紀工作”方面指點他們,工作上相互配合。在“五一”開展的作風建設專項檢查工作中,我們深入2個鄉鎮、4個單位進行了檢查,相互配合,按照要求完成了檢查任務;在接下來的案件調查中,我把調查方案擬出來,他負責修改把關,“涉紀的事”我多做一點,“涉法的方面”他多承擔一些,取長補短,無縫對接,相互配合,慢慢把工作局面打開。
最后是觀念問題。之前我在紀委的工作觀念是“把紀律挺在前面”、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等等。改革后,縣監察委的成立,實現了對行使公權力人員監督全覆蓋,監督的范圍擴大,就要從根本上改變紀法分開的觀念,我們現在執紀,就是在法律面前設置一道屏障,在案件辦理中,既審查違紀問題,又調查違法犯罪問題,執紀審查和執法調查同時啟動、同步進行,體現紀法的銜接性。
處于新時代,肩負新使命,我唯有通過不斷深入學習和研究新形勢下紀檢監察工作的規律和特點,加強協調配合,提升自我,轉變觀念,增強本領,迎難而上,才能真正融合到新的紀檢監察隊伍,更好地履職盡責。(富寧縣紀委、監委 覃指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