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黨員,我沒有嚴格要求自己,因一時之氣與別人肢體沖突,嚴重損害了共產黨員的形象,我愿意接受組織對我的批評教育,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一定會引以為戒,嚴以律己。”這是社區黨員毛某在接到五華區紀委的免予其黨紀處分決定時的肺腑之言,也是區紀委監委精準運用“四種形態”處理黨員干部的一個典型案例。
今年以來,五華區持續把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作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強化精準運用,努力實現懲處“極少數”,教育挽救“大多數”的效果。截至目前,該區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處置93人次。其中第一種形態59人次,占比63.4%;第二種形態15人次,占比16.1%;第三種形態5人次,占比5.4%;第四種形態14人次,占比15.1%。
該區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對在專項檢查、隨機調研、目標考核等平時監督管理中發現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及時談話提醒,誡勉函詢,做到早提醒、早糾正,使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有效防止“小病”變成“大疾”。區紀委監委班子成員圍繞責任落實,按照每年不少于2次,約談區屬各單位黨政正職和紀(工)委書記、紀檢組長;對每一名新提拔和交流的區管科級干部開展任前廉政談話和紀律教育;出臺《黨風廉政意見回復工作辦法》等規定,嚴把黨員干部選拔任用黨風廉政意見回復關。
以責任追究,倒逼“四種形態”責任落實。該區還把實踐“四種形態”工作情況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內容,與目標責任考核掛鉤,同時明確對運用“四種形態”推進從嚴治黨工作不重視、落實不力,甚至敷衍塞責、走過場的,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倒逼“四種形態”落地生根。還制定出臺《五華區科級領導班子黨政正職監督辦法(試行)》加強對黨政正職領導干部的監督,主要通過專項紀律檢查,檢查考核,巡察監督,審計監督,同級紀委監督,組織函詢和信訪監督,落實談話制度監督,報告重大事項監督,法律監督、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等9種方式,共同織密監督之網,對干部身上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區別不同情形進行約談提醒,使黨員干部保持清醒頭腦。今年以來,追責問責“不作為、亂作為”公職人員8人,其中科級領導干部7人,一般干部1人,有力推動了責任落實。
注重做好監督執紀“后半篇文章”。該區還十分注重監督執紀后的效果,杜絕在執行中“打白條”“打折扣”。探索建立對受處分黨員干部的回訪教育制度。通過登門懇談、單獨約談、集體座談等形式,和受處分黨員干部進行談心談話、深入交流,了解他們日常思想狀況、工作表現和家庭情況,并幫助其剖析原因,汲取教訓。特別是因信訪、環保等問題履職不到位被問責處分的,幫助他們正確認識錯誤、正確對待處分,使他們感受組織的關愛溫暖,加快思想轉化,增強信心,重煥干事創業和履職擔當的斗志。上半年區紀委監委聯合區委組織部、區人社局等部門對已審理結案的案件紀律處分執行情況開展了專項檢查,嚴格依紀依規對受到黨紀政務立案、處分的相關違紀人員年度考核等次再審核,督促相關單位理順相關工資待遇和職務調整,做好紀律處分的“后半篇文章”。
“監督執紀問責必須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實事求是精準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該教育挽救的教育挽救,該深查細究的絕不放過,我們的監督執紀工作不僅要有力度和深度也要有溫度。”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劉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