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尋甸縣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嚴明紀律規矩、減輕基層負擔、改進工作作風的通知》,明確每年5月、8月為“無會月”,每月最后一個完整周為“無會周”,每周星期三、星期四為“無會日”。除特殊情況外,“無會月”“無會周”“無會日”期間,不召開全縣會議;法定節假日,工作日中午、晚上等休息時間,不召開各級各類單項工作會議。
《通知》明確,可開可不開的會議堅決不開;主題、內容、出席范圍等相近的會議,一律合并召開;參會對象相同或相互交叉的會議應套開或連續召開;可發文、打電話部署的工作,原則上不召開會議;縣級各部門召開本系統全縣性會議每年不超過1次,縣級領導不參會,不得要求鄉鎮(街道)主要領導參會,不安排與會議不密切相關的部門參會。除涉密會議外,提倡采取視頻會議的形式召開會議。今年縣級召開會議數量減少30%至50%。
長期以來,會議數量過多,過于頻繁,是基層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通病。該縣也有基層干部反映:“現在會風較前些年有了很大改觀,質量高了、數量減了,但還是感覺會有點多,白天開完會,為抓緊抓落實,只能晚上加班加點,花費了較多時間和精力,效率也不高?!睘榇?,該縣正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出臺文件積極為會議“瘦身”,以減輕基層負擔。
減負不等于減責,而是在減負中提質增效。隨著改進會風制度的落實,該縣各級部門繼續發揚“牢記使命、凝心聚力、吃苦耐勞、真情奉獻、眾志成城”的脫貧攻堅精神,充分利用“無會日”“無會周”“無會月”,由單位主要負責人帶隊,持續組織干部職工頭戴小紅帽、佩戴黨徽(團徽)深入掛鉤幫扶點;各鄉鎮(街道)和各村(社區)及村民小組要全面組織動員,確保全體干部職工、各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村委班子成員全力以赴做好本轄區“十個清零”任務涉及的各項重點工作。
此外,該縣還改革考評、考核方式,明確規定除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縣委縣政府統一部署的督查檢查考核外,縣級各部委辦局和各人民團體原則上不再開展針對鄉鎮(街道)以及本業務系統的督查檢查考核;針對已納入今年全縣綜合目標管理考核的工作,縣級牽頭單位和數據認定部門要充分運用統計數據以及現代信息技術,對能通過平時工作情況報送、報表報送、電子臺賬報送、服務對象評價等方法確定考評結果的,不再組織考核,直接運用結果,讓不能承受的檢查之重不再“欺壓”基層干部,讓基層干部輕裝上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我們將準確把握‘三個區分開來’,建立完善容錯糾錯及澄清正名機制,把整治形式主義突出問題與保護基層干部的積極性統一起來,讓基層減負見到實效,激勵廣大干部崇尚實干、擔當作為,用作風建設的新成效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落實。”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強調。(張興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