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以來,新平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聚焦全面從嚴治黨,把“嚴”的要求貫穿于管黨治黨的全過程,堅持穩中求進、標本兼治,推進營造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的氛圍,不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
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牢牢扭住全面從嚴治黨的“牛鼻子”。召開縣委全會、紀委全會、專題會議等,專題研究部署全面從嚴治黨工作,簽訂主體責任書133份、“一崗雙責”責任書21份、監督責任書48份,派出主體責任清單572份,進一步明責、履責。舉行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書記和縣直單位黨組書記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情況報告會,督促其把責任落實落細、見底見效。聚焦“兩個維護”,強化政治監督,督促黨員干部把“兩個維護”體現在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行動上,體現在履職盡責、擔當作為的實效上。對脫貧攻堅工作不力的4名黨員干部進行紀律處分,提醒談話12人,問責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落實不力的單位1個、黨員干部2名,查處違反政治紀律案件1起,嚴明紀律規矩,保障政令暢通。
著力發揮“四位一體”監督效能,在近距離、全天候、常態化日常監督上下功夫,切實讓監督“長牙”、紀律“帶電”。圍繞黨政機關機構改革、事業單位公務用車改革、脫貧攻堅鞏固提升、產業發展、環境保護、減費降稅等政策落實情況進行專項紀律檢查,問責黨員干部37人、單位22個,推動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落地見效。開展公職人員履職盡責情況專項檢查,推動公職人員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向鄉鎮(街道)派出12名監察專員,設立監察專員辦公室,聘任15名特邀監察員和123名村級廉情監督員,把監察監督延伸到“神經末梢”。發揮監督“前哨”作用,派駐(出)紀檢監察組監督單位實施“三重一大”事項618項次,督導民主生活會156次,受理信訪24件,處置問題線索66件,問責6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5人。開展常規巡察十輪,對61個部門單位進行全面“政治體檢”;前九輪巡察共發現問題1060個、領導干部問題線索135條,提出巡察建議873條。
持續發力糾治“四風”,重點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嚴肅查處空泛表態、應景造勢、敷衍塞責、出工不出力等違紀違規行為,抓節點、抓重點,督促相關部門立行立改整改問題191個,警示約談64人、提醒談話98人,問責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領導班子12個、領導干部6名、黨員干部24人,立案查處15人。聚焦“四風”問題及其“風源”“風向”,先后開展公務員違規經商辦企業、煙酒茶玉等專項清理及違規“掛證取酬”、參與民間借貸等專項治理,查處違規經商辦企業的黨員干部9人,處置庫存煙酒等價值28.67萬元,清退違規薪酬6.75萬元;開展定制贈送收受高檔酒茶及其他特殊定制品、“天價煙”背后的“四風”問題和“大棚房”問題等專項整治,不斷清除污染底泥、消除污染因子,把作風建設一抓到底。
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堅持好干部標準和事業為上的導向,認真執行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四項監督制度,對政治上有問題的一票否決,廉潔上有硬傷的堅決排除。召開全縣領導干部警示教育大會,投入760萬元建設“新平縣紀律教育基地”,對109個單位、4462名黨員干部進行警示教育;選擇8個典型案例深化以案促改工作,做好執紀審查“后半篇文章”。貫通運用“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提醒談話干部81人,函詢21人,誡勉10人,約談263人次,及時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對14名領導干部進行容錯減責,為26名黨員干部澄清事實,為敢于擔當者擔當、敢于負責者負責。
突出靶向治療、精確懲治。截至目前,全縣共立案審查95件102人,采取留置措施7人次,進一步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全縣受理群眾信訪舉報及檢查發現扶貧領域問題43件,信訪了結40件,立案查處3件,黨紀處分1人,提醒談話12人。深挖徹查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處置相關問題線索32條,立案審查14件14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6人,組織處理2人,問責4個單位、5名領導干部,移送司法機關3人,切實解決群眾痛點難點焦點問題,讓群眾切身感受全面從嚴治黨、正風反腐就在身邊。(楊夢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