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會澤縣紀委監委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持續強化不敢、知止的氛圍,著力提升監督質效。1至8月,全縣紀檢監察機關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處置327人次,其中第一種形態259人次、占79.3%;第二種形態52人次、占15.9%;第三種形態9人次、占2.7%;第四種形態7人次、占2.1%。
突出抓“早”防微杜漸。充分體現“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把實踐第一種形態的要求貫穿日常監督、派駐監督、巡察監督等各項監督工作中,對黨員干部身上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綜合運用提醒談話、約談、誡勉、批評教育、談話函詢等方式,“咬耳朵、扯袖子”,做到招呼打得早、警鐘敲得早,嚴防小錯釀成大錯。加強和規范廉政談話函詢工作,完善《關于規范談話函詢辦理工作的暫行規定》,建立函詢了結反饋機制,對經函詢問題未能認定或者沒有證據證明存在問題的線索,及時了結澄清,適時開展回訪活動,及時了解談話對象的思想動態和工作狀態,提升“四種形態”的運用成效。
突出抓“常”壓實責任。落實好“兩個責任”,推動主體責任與監督責任相統一。督促各級黨組織加強黨員干部日常提醒教育,通過發送廉政短信、任前廉政談話、參觀黨風廉政教育基地等方式,持續警醒震懾。深入開展黨員干部紀法教育,把黨紀黨規教育納入縣委黨校干部學習培訓重要內容,依托全縣科級干部及村干部培訓班等學習培訓,通過開設廉政專題講座、觀看警示教育片、通報典型案例等方式,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把好黨員干部思想關,做好紀律審查的“后半篇文章”,有效增強黨員干部拒腐防變能力。
突出抓“嚴”有貪必肅。把握好“樹木”和“森林”的關系,貫通運用“四種形態”,在運用好第一、二、三種形態同時,堅決不放松第四種形態,保持零容忍、無禁區、全覆蓋的高壓態勢,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結合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深挖徹查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等重點工作,對于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的極少數干部有貪必肅、違紀必究,形成強有力的震懾效果,持續釋放越往后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