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西盟縣紀委監委各派駐機構聚焦主責主業,找準職責定位,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密織監督網,有力有效發揮“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讓派駐監督“探頭”作用更加凸顯。1至9月,全縣11個派駐(出)機構處置問題線索8件,立案7件(次),給予黨紀政務處分7人。
扎緊制度籠子,嚴控風險點。緊盯各單位重大決策、財務管理、物資采購、行政權力等關鍵環節,對風險崗位和風險點進行分析判,督促被監督單位有針對性健全完善要求完善防控措施。同時,圍繞重點人、重點事,以明察暗訪、個別談話、查閱資料和聽取匯報等方式開展監督檢查,及時查找被監督單位在執行黨的紀律、推進作風建設、履職盡責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不斷提出整改建議,要求進一步完善“三重一大”制度、領導班子議事決策規則等重要規章制度,扎緊制度籠子,倒逼責任落實。
靶向治療“病灶”,拉起“警戒線”。11個派駐紀檢監察組堅持抓早抓小,注重日常監督,以節假日前后時間為重點,采取不定期、不提前打招呼的方式深入到各監督單位,采取隨機抽查人員、現場詢問、查看各辦公室人員工作情況等方式進行督查,并針對存在問題提出整改建議。同時,通過對查處的典型違紀違法案例進行通報,上廉政黨課,開展提醒談話,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等活動,拉緊拒腐防變“警戒線”。
明確監督重點,抓住“牛鼻子”。緊盯“關鍵少數”,將被監督部門一把手作為監督重點,牢牢抓住各監督單位的主體責任、第一責任人責任這個“牛鼻子”,實時了解各單位黨委(黨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落實情況。緊盯重點崗位關鍵節點,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積極開展廉政談話,通過紅臉出汗、咬耳扯袖真正起到告誡和提醒效果,防治未病。(陳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