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點也不關心爸媽!一點也不關心小寶!一點也不關心我!你趕緊去吧!去了就不要再和我講話!”面對妻子的責備,阿懷無奈一笑,心中不由得愧疚萬分。大理古城離蘭坪縣城只有3個多小時的車程,阿懷原本答應妻子這次休假要帶家人去逛逛,結果因為村里臨時有事,又一次爽約了。
踏上開往中排鄉的客車,阿懷陷入了沉思,心中泛起層層漣漪。從2016年至今,轉眼間,他已經在扶貧一線工作了3年,回想起這些特殊的日子,不禁感慨萬分……
家人的“謊言”
為響應黨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召,在領導的鼓勵下,2016年2月,阿懷滿懷激情來到了兔峨鄉石坪村,成為了一名脫貧攻堅“戰士”。從小在縣城長大的他,初到農村,工作和生活都極其不適應,面對艱苦的生活環境和復雜瑣碎的工作,他開始學習自己做飯,學習日常簡單的少數民族語言,慢慢地領會如何和基層群眾打交道。有時一個多月都無法回家,就連父親生病住院也不知道,直到痊愈出院后他才后知后覺。他問家人為什么不告訴自己,一直瞞著自己。家人卻說:“又不是什么大病,你在村里工作已經很苦了,不想讓你擔心,怕影響你的工作。”
被“騙”的妻子
2016年12月,因工作需要,阿懷被調整到縣紀委工作,幾個月后,又被抽調到縣紀委掛聯的中排鄉大宗村開展貧困對象動態管理工作。2017年7月,在昆明某大學工作的妻子本想趁著暑假與他團聚。可全縣都在開展動態管理數據錄入工作,阿懷確實走不開,他靈機一動,妻子是一個做事認真仔細的人,又對電腦操作十分熟悉,何不讓她來支援工作,兩個人也能團聚,工作生活兩不誤。于是,妻子就被他“騙”到村里,成了 免費的勞動力,幫著干了一個多月的動態管理數據錄入工作,她的假期也“泡湯”了。
視頻里的爸爸
2018年3月,阿懷被下派到中排鄉大宗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開展扶貧工作。期間岳母生病住院了,這時妻子已經懷孕8個多月,她要一個人挺著大肚子去做產檢,還要去醫院送飯。女兒出生后,阿懷也不能常常陪伴在她身邊,照料孩子的任務全都落在妻子和父母的肩上,每天只能通過微信見她們一面。這天,女兒對著視頻喊出了第一聲“爸爸”,阿懷激動得無法入睡,第二天早早起床給駐村工作隊的戰友們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早飯……
“無奈”的選擇
2019年初,阿懷駐村已經滿兩年,按照當時的政策,可以調整回單位工作。但是,他卻有些猶豫了,因為此時正值大宗村脫貧摘帽的最后一年,他又熟悉工作,如果離開肯定會影響村里后續的工作。思前慮后,他向單位提出再干一年的想法。家人開始都特別反對,但經過他的耐心解釋,最終還是選擇了默許……
客車依舊緩緩地行駛著,手機鈴聲把阿懷的思緒拉回了現實。
“喂!到了嗎?你包的側兜里,爸爸給你準備了一瓶腸炎寧,別到時候又找不到。我給你買的防曬霜,入戶走訪時記得用哦!不要曬得像‘包青天’一樣。還有我剛才態度不是很好……你在村里,要好好照顧自己……”聽到妻子的話,阿懷感覺一陣暖流涌上心頭,眼淚不禁流了下來,內心也更加堅定。
其實,阿懷的故事只是大宗村駐村扶貧工作隊的一個縮影。這是一群特殊的紀檢人,每個平凡的身影背后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隊長老鄭,長期將孩子托付給年邁的父母照料……第一書記老和,女兒讀高三,卻沒辦法陪在她身邊……隊員老施,父母就住在鄰村,但有時忙得一連幾個月都沒時間去探望……
他們在不一樣的戰場,卻同樣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紀檢監察干部的初心和使命。我們能看到他們的堅守和擔當,卻看不到他們背后那些默默付出的家人!正因為有了家人的支持,他們才更有信心、更有力量,才能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勇往直前、全力以赴,做到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和周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