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縣面對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后監察對象的“擴容”帶來的信訪舉報量的逐步增長問題,不斷創新舉措、靶向施策,嚴格把好監督執紀問責第一道關口,不斷提升信訪舉報工作質效,充分發揮信訪舉報“主渠道”“連心橋”和“晴雨表”作用。
發揮“主渠道”作用,架起與群眾溝通的“連心橋”。為進一步方便群眾反映問題,完善信、訪、電、網、微“五位一體”信訪舉報受理平臺,充分發揮信訪舉報發現問題線索的主渠道作用。在全縣11個鄉鎮分別設立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五級聯動”訴求中心、4個縣級重點扶貧主責部門和133個村委會(社區)設立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五級聯動”訴求工作站,廣泛受理群眾訴求。今年1至5月,該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通過脫貧攻堅監督執紀問責“五級聯動”監督平臺受理問題線索362件,辦結361件。在縣政府門戶網站和縣紀委監委網站上設置12388檢舉舉報窗口,方便群眾檢舉舉報和查詢,架起與群眾溝通的“連心橋”。
耐心接待來訪,做群眾滿意的“貼心人”。認真接待和處理群眾來訪,耐心聽取來訪群眾意見,對業務范圍內問題嚴格按照紀律、法律和政策規定答復群眾,對業務范圍外來訪,加強宣傳引導和釋疑解惑工作,最大限度爭取群眾的理解和信任。對部分重復舉報件,會同承辦部門共同商議,聯合進行反饋,敏銳洞察舉報人的心理和舉報動機,多渠道化解重復訪。認真研究和準確把握群眾來信來訪反映的新情況、新問題,制定出臺《武定縣紀委縣監委派駐機構信訪舉報工作辦法(試行)》,從制度上加強和規范派駐機構信訪舉報工作,延伸信訪舉報觸角。今年1至5月,共受理信訪舉報件180件。
提升工作質效,做信訪舉報的“分析師”。采取規范流程、建立臺賬、跟蹤督辦等措施,加強動態管理,實時掌握辦理軌跡,減少重復訪、越級訪發生。嚴格按照“日清、周轉、月報、季結”的要求,將所有信訪舉報件認真梳理、統一編號、逐一登記、及時審批、集中管理、動態追蹤、定期清查,做到“一個口子進、一個口子出”。建立信訪舉報件對賬機制及辦理臺賬機制,每月月底前對本月信訪舉報件的分流辦理情況進行梳理、對賬,確保信訪舉報件及時辦理、去向清楚、有跡可循。同時,對個別有代表性的信訪件進行專題分析,認真剖析成因,并提出相關建議。
跟蹤辦理結果,做問題化解的“監督員”。著力規范信訪舉報件的轉、交辦流程,對轉、交辦信訪舉報件,加強與案件監督管理部門及承辦部門的溝通聯系,跟進辦理情況,形成信訪舉報件閉環管理模式。綜合運用電話督辦、現場督辦等方式,加大信訪件督辦力度。定期梳理匯總轉、交辦的信訪件,切實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明確處置重點,把涉及扶貧領域、涉黑涉惡、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及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的信訪件作為關注重點,強化直查快辦。(葉向暉 李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