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江縣紀委監委“清風講堂”開講以來,堅持“學思踐悟”,探索豐富學習方式,按照專題講座、問答探討、謀劃工作、分享體會四個環節,著力達到學思結合、學以致用、教學相長的目的,切實提升紀檢監察干部履職能力,進一步壓實行業主管部門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
“學”即部門主官來講授。“下面,我就財政的作用、我縣財政的一些基本情況、存在的困難、財政風險防控和財政監督等方面,向大家作一個介紹。”“清風講堂”每月邀請一名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人,圍繞本單位本系統基本情況及職能職責、當前主要工作任務及風險防控、履行業務監管責任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情況、紀檢監察機關強化監督檢查的意見建議等四個方面為紀檢監察干部開展專題講座,旨在打破“隔行如隔山”的壁壘,提升紀檢監察隊伍履職能力。
“思”即問答互動大探討。“對一些單位會計審核把關不嚴、報賬票據不規范的問題該如何解決?”“財政局每年開展的財政監督檢查,最終檢查結果是如何運用的?”講座之后的互動探討環節,參學干部一方面就講座中不清楚、不理解的內容積極向講授人互動提問,另一方面就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和存在的疑惑與講授人探討,進一步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把握,補齊短板弱項,提高業務能力。
“踐”即直指問題謀工作。“結合今天的講座,我做幾點工作安排,對各單位內控機制是否健全問題立即開展專項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對近幾年開展的財政專項監督檢查發現問題整改情況進行逐一監督檢查。”學習討論中發現的問題,縣紀委監委有關領導現場安排部署,對問題具體的,立即跟進,強化監督執紀,迅速推動問題解決;對情況復雜、涉及面廣的疑難問題,提出意見建議,明確各方責任,開展專項治理,力求在最快時間內取得最大效果。
“悟”即隨機點名談體會。“今天的‘清風講堂’為今后我們開展監督檢查,特別是財政、財務相關業務的監督檢查找到了切入口,受益匪淺。”談學習體會環節,隨機點名參學紀檢監察干部談心得、說體會,強化學習意識、增強學習能力,不斷提升業務水平和綜合素養,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劉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