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楚雄市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第一職責,做實做細監督責任,著力在日常監督、長效監督上探索創新,推動形成日常監督工作“一盤棋”。
保持反腐“力度”,推進政治監督日常化。把強化政治建設貫穿于全面從嚴治黨的全過程,切實履行政治監督職責,牢牢把握推動落實“兩個維護”這一首要任務開展監督,組織15名市管領導班子一把手向市紀委九屆四次全會述責述廉,15名鄉鎮黨委書記向市紀委常委會專題報告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情況,并接受詢問質詢和民主測評。督促各級扎實開展“五個年”工作和“十個一”警示教育,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取得實效。突出盯住黨員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開展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專題約談,全市約談處級干部40人次、科級干部841人次、其他人員6133人次,進一步傳導壓力和責任。
把握執紀“精度”,嚴格日常監督常態化。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把“四種形態”貫穿監督執紀全過程,明確方向、突出重點,給違紀人精準“畫像”,對黨員干部身上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醒整改、糾偏防錯,將小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2019年,共開展“四項談話”931人次(責任主體提醒談話826人次、組織提醒談話74人、函詢談話6人、誡勉談話25人),開展紀委負責人同下級黨政主要負責人談話4553人次,干部任前廉政談話295人次。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著力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全年立案審查調查75件,使用留置措施9人,辦結56件處分47人(其中:給予黨紀處分42人、政務處分6人、雙重處分1人),移送司法機關15人,挽回經濟損失792.025萬元。
拓展監督“廣度”,形成長效監督制度化。強化以“四重一大”為主要內容的監督,輔之以日常監督、“體驗式”監督、“蹲點式”監督,形成較為系統的“四式”監督體系。管好用好“五級聯動”監督平臺,深化脫貧攻堅遵守紀律提醒談話和承諾踐諾行動,探索建立扶貧項目廉潔評估制度,有效發揮脫貧攻堅特邀觀察員監督作用,深入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集中整治群眾反映強烈問題,深挖徹查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深入整改中央掃黑除惡第20督導組督導云南省反饋問題,開展對黃賭毒和黑惡勢力聽之任之、失職失責甚至包庇縱容、充當“保護傘”專項整治。強力推動巡察向村、社區延伸全覆蓋,向15個鄉鎮派出監察室,打通監督“最后一公里”。同時,探索建立“片區式”監督執紀監察聯動機制,建立紀委監委執紀監督審查調查室與巡察機構、派駐機構相互之間信息共享、日常監督及辦案聯動等協作機制,努力實現監督常態化、制度化。(李開仕 黃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