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昭通市紀檢監察機關聚焦監督首責,把握監督要求,完善監督體系,一體推進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巡察監督,不斷推動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高效權威的監督體系。
深化紀律監督,堅持抓早抓小。在機構改革中強化監督力量,改革后執紀監督審查(調查)部門18個,占內設機構總數的81.82%;監督執紀編制86名,占編制總數的81.9%。堅持挺紀在前,堅持抓早抓小,堅持違紀必究,2019年以來,精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處理3485人次,其中一二三四種形態處置比例分別為68.6%、21%、6.2%、4.2%。
推進監察監督,延伸監督觸角。認真貫徹落實各級關于深化派駐機構改革精神,對派駐機構進行更名,賦予24個派駐(出)機構監察權,實現派駐監察監督全覆蓋,消除權力監督的真空地帶。根據《昭通市推動監察職能向鄉(鎮、街道)基層延伸的實施意見》,向全市146個鄉(鎮、街道)派出146個監察室,推動監察職能向基層延伸,打通監察監督“最后一公里”。
加強派駐監督,發揮探頭作用。深化新一輪派駐(出)機構改革,積極探索推進市管企業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推進公檢法派駐機構統一管理,進一步加強了對市直部門的全覆蓋監督力度;整合派駐(出)機構力量,從原來的26個整合到24個,干部力量更加集中,工作運行更加統籌。完善派駐機構工作規則、考核辦法和評價體系,促進“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充分發揮。
強化巡察監督,注重后期整改。堅持政治巡察不動搖,積極探索巡察方式方法,堅持常專結合、以專為主,靈活運用“巡鄉帶村看縣”等專項巡察、提級巡察、交叉巡察、點穴巡察、“回頭看”等多種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直插脫貧攻堅、掃黑除惡和基層民生三大領域,促進各級各部門黨風政風持續好轉。堅持市縣黨委巡察與省委巡視工作同步謀劃、整體推進,切實增強巡視巡察監督的深度和廣度。把巡視巡察整改和深化標本兼治有機結合起來,貫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過程,以最嚴的標準和要求做好巡視巡察“后半篇文章”,舉一反三抓檢視問題和整改落實。
“堅持把強化監督作為凈化政治生態的重要措施,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紀律監督、監察監督,帶動并一體推進派駐監督、巡視巡察監督,凈化優化全市政治生態。”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進一步聚焦監督首責,持續發力,協調推進“四個監督”全覆蓋,努力實現監督執紀執法規范化、常態化,效果最大化。(虞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