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對談話函詢不理解,覺得被紀委談話函詢就是對我個人和工作的全盤否定,有點接受不了,感覺很委屈……”
“通過紀檢監察干部耐心細致的解釋和自己的學習,以及周圍越來越多的重點部門和關鍵行業負責人越來越頻繁的受到談話提醒,我才意識到這其實是組織對我們的關心和愛護,也是嚴管厚愛的具體體現……”
“縣紀委領導約談我,在指出我的錯誤的同時,講明紀律要求,讓我深刻認識到要時刻警醒,要嚴守紀律不心存僥幸……”
隨著談話提醒和談話函詢手段越來越頻繁和廣泛的運用在日常監督中,永平縣各級領導干部紛紛表示理解和支持。
近年來,永平縣紀委監委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特別是在第一種形態上下狠下功夫,構筑常態化監督體系,全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以“蹲點式”談話、面對面交心談心、貼身監督等日常監督手段綜合運用為抓手,在“常、細、實”上做足功課、下足功夫,對傾向性問題,及早提醒,早打“預防針”;對輕微違紀問題,盡早核實及時談話提醒;對苗頭性問題,及時約談函詢限時整改,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效防止小問題變成大錯誤。
通過經常性提醒、針對性提醒和警示性提醒三種方式,做到提醒教育常態化,筑牢廉政思想防線。每逢節假日、重大活動前夕,采取下發文件、發送廉政短信等形式,廣泛宣傳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重申紀律作風建設相關規定和要求,及時轉發和通報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典型案例,力促黨員干部自覺提高廉潔自律意識。在領導干部操辦本人及家庭主要成員婚喪嫁娶、建房喬遷、升學入伍等事宜和申報重大事項時,對傾向性問題,及早提醒,早打“預防針”;對輕微違紀問題,盡早核實及時談話提醒;對苗頭性問題,及時約談函詢限時整改。在權力集中、資金密集的重點領域和部門領導會上,發揮派駐監督作用,重申紀律要求,常態化警示教育提醒,讓權力在監督下運行。
同時,凝聚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察監督合力,把嚴明紀律規矩貫穿于黨員干部日常教育監督管理全過程,通過談話函詢實現監督提醒常態化。
“抓早抓小,抓細抓常是我們用好監督利器的重要體現,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加第一、二種形態使的用力度和頻次,挺紀在前,嚴管厚愛,讓廣大黨員干部習慣受約束、被監督,嚴格依紀依法行政,構建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環境,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該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表示。(楊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