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你違紀情節較為輕微,又能積極主動配合紀檢監察機關核實調查工作……經縣紀委監委書記(主任)專題會議研究決定,現對你進行提醒談話。”紀檢監察二室主任說道。
“我服從組織的處理決定,一定牢記教訓、深刻反思、嚴肅整改,絕不辜負組織的期望。”近日,寧利鄉一名干部因違反廉潔紀律被組織誡勉談話。
今年1至3月,寧蒗縣紀委監委堅持關口前移,將誡勉談話等作為踐行第一種形態的有力抓手,防止黨員干部小錯釀成大錯。第一季度以來,雖受疫情影響,但紀檢干部抗“疫”不松懈,工作“不停歇”,已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處理60人次,其中第一種形態處理38人次,占比63%。
具體實踐中,該縣紀委監委充分利用廉政檔案為黨員干部精準“畫像”,綜合運用專項巡察、監督檢查、問題線索為黨員干部“體檢”,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運用談話提醒、批評教育、誡勉談話等方式“把脈問診”,并將談話材料整理歸檔,存入個人廉政檔案,切實提高問責嚴肅性和約束性。
“加強對干部的監督,就是對干部最大的關愛、最好的保護。”縣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在運用第一種形態過程中,縣紀委監委既直指問題、分析原因,闡明紀律的嚴肅性,有做好思想整治工作,幫助干部糾正錯誤、放下包袱,讓監督執紀更“走心”。
同時,為防止第一種形態流于形式,縣紀委監委不僅堅持把深化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作為加強黨員干部教育監督管理的重要抓手,從小處著眼、細節入手,有針對性地采取約談、函詢、批評教育、民主生活會等方式開展教育提醒,對運用第一種形態的對象、情形及措施等方面進行細化規范,不斷提高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的精準度,而且還定期開展“回診”,認真做好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的“后半篇文章”,加大對黨員干部接受第一種形態處理后整改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對弄虛作假、敷衍塞責、流于形式的,嚴肅追責問責,確保相關問題整改到位。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實事求是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特別是用好第一種形態,真正將紀律挺在前面。”縣紀委監委案管室主任表示。(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