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富寧縣洞波中學簡老師收到某出版社寄來的九年級教輔資料樣本的包裹內裝有一個2000元人民幣“信封紅包”和一張推銷商劉某的名片,簡老師及時將此情況向學校領導匯報,并及時將“信封紅包”上繳派駐教育體育局紀檢監察組,該紅包按期順利退回到推銷商劉某手中。這是教育系統“不想腐”在基層教師顯現的生動寫照之一。
近年來,該縣針對教育系統系列違紀違法案件多發頻發的嚴峻形勢,深入分析問題根源,科學綜合研判形勢,采取針對性的專項整治、常態化的監督檢查、定制版的警示教育、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努力構筑不想腐堤壩。
“清風行動”專項整治抓“關鍵少數”
“通過縣紀委、縣教育局的教育感召,我終于認識到主動把問題向組織坦白、交代清楚才是自己最好的出路,把問題說清楚了,心理包袱也放下了。”清風行動中,主動交代問題的一名校長坦言道。
2017年,該縣紀委通過開展教育系統“清風行動”,以“教育為先、懲教結合、防治并舉”的措施,深入開展警示教育活動,明確政策要求,發出政策感召,層層壓實責任,傳遞整治行動的強烈信號,傳導懲治的強大壓力,要求“問題”校長、教師主動向組織交代問題,爭取寬大處理。
在“清風行動”的強力震懾和政策教育感召下,先后促使13名中小學校長和3名教育局相關股室負責人主動到縣紀委和縣教育局紀委交代了個人的違紀違法問題事實,共上交了違紀資金95.68萬元。
富寧縣紀委監委認真踐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要求,對主動交代違紀違法問題,經查事實清楚,沒有新的問題線索的違紀人員,依照處分條例規定,本著寬嚴相濟、懲教結合的原則,視情節給予了從輕、減輕黨紀政務處分14人,涉嫌違法犯罪移送司法機關處理7人,6人被免于刑事處罰,1人被判緩刑。有效清除了教育系統的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
擦亮“探頭”監督檢查抓常抓長
“你們學校共有多少名學生享受‘兩免一補’政策?請拿補助發放花名冊給我們看看。你們學校建設項目招投標程序是怎樣的?經費使用情況如何?”這是該縣紀委監委派駐教育體育局紀檢監察組日常監督檢查工作之一。
自監察體制改革以來,縣紀委監委派駐縣教育體育局紀檢監察組將監督“探頭”精準聚焦到督促駐在部門班子成員履行主體責任、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開展廉政教育,查處駐在部門領導班子及干部職工違紀違法問題上來,共立案查處教育系統案件16件17人,“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初顯成效,使風清氣正的教育生態逐步回歸校園。
警示教育“專屬套餐”筑牢防線
“看了這個片子,我們身邊違紀違法教師現身懺悔,非常震撼,非常受啟發,我們要時刻繃緊紀律這根弦,警鐘長鳴,拒腐防變。”該縣教育體育局的一名干部感嘆道。
該縣通過拍攝教育系統警示教育片《校園警鐘》,“分燭光下的魅影”“一把手的魔咒”“清風行動”三個部分剖析該縣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系統違紀違法典型案例,讓違紀人員現身說法,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深入分析總結教育系統違紀違法類型、原因及整改措施,以案明紀。至目前,共組織觀看《校園警鐘》共計5000余人次,以案為鑒,讓校園警鐘長鳴。
通過開展教育系統黨風廉政教育宣傳月系列活動,召開師德師風整頓會、簽訂廉潔從教承諾書、開展家風教育,鞏固廉政文化示范點等活動,突出警示教育的針對性和層次性,增強黨風廉政宣傳教育的實效性,積極營造校園清明、教師清廉的良好教育生態。(熊桂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