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管理方面是否存在多頭開戶、白條抵庫、公款私存、私設‘小金庫’等問題?”
“在宅基地、建設用地審批中,是否存在一戶多宅、未批先建、少批多占、建新不拆舊、非法轉讓或買賣宅基地,以及公職人員不符合相關規定侵占集體資產資源等問題?”
……
這是玉溪市紀委監委開展整治農村基層“微腐敗”加快推進清廉村居建設工作中,深入村組開展監督檢查的一個縮影。
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看緊基層“微權力”,管住基層“微腐敗”,有效打通監督“最后一公里”,今年以來,玉溪市紀委監委聚焦“三資”管理、“四議兩公開一監督”、村組零接待、強農惠農資金管理使用等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痛點堵點,深入整治農村基層“微腐敗”、妨礙惠民政策落實的“絆腳石”,推進清廉村居建設,當好群眾利益的“守護者”。
“專項整治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則,自查和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在紀律和法律法規范圍內,視具體情節運用‘四種形態’進行處理。”該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表示,對整治敷衍塞責、弄虛作假、隱瞞不報或優親厚友、貪污挪用等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從嚴從快嚴肅查處,絕不姑息,形成強大震懾。同時,“一案雙查”,追究相關領導的責任,做到越往后執紀越嚴。目前,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收到問題線索88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2人,問責3個單位23人,以提醒談話、批評教育等其他方式處理40人。
查處不是最終目的,整改落實建章立制才是關鍵。市紀委監委認真梳理匯總自查自糾、日常監督、專項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形成問題清單和整改清單,建立工作臺賬,強化跟蹤問效。針對暴露出的制度機制漏洞,全面剖析基層組織架構,找準腐敗問題易發多發的重點部位、關鍵環節和廉政風險點,發出監察建議。全面推行“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切實加強小型工程項目監管、有效規范小額資金撥付,建立健全運行規范、全程公開、管控有效的“三小”建設體系,構建清廉村居建設長效機制。目前,全市各級各部門建立完善農村“三資”管理和村組零接待制度等規章制度19個。
“‘微腐敗’也可能導致‘大禍害’,它損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眾獲得感,揮霍的是基層群眾對黨的信任。”該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入整治基層“微腐敗”,在加大違紀違法案件查處力度的同時,注重對農村基層干部群眾的宣傳教育和良好家風、民風的營造。通過好家風帶動黨風政風不斷好轉,推動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規則、清廉紀律、清廉文化融入村居建設全過程,推動形成風清氣正的農村基層政治生態。(李瑞萍 || 責任編輯 王云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