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不小心打翻了調色盤,讓各色的顏料潑灑在云南這片土地上,湛藍遼闊的天空為背景,豐富的色彩描繪滿山的樹木和湖泊,給我們帶來不同尋常的美。

普者黑景區(qū)是發(fā)育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景區(qū)內孤峰星羅棋布、溶洞千姿百態(tài),各個湖泊相連貫通,小船穿梭湖面上,隨處可以沐浴湖水清清,鑒品小荷尖。(陳雪江 攝)

俯瞰大地,潺潺的江水繞村而過,小船行駛在碧綠的江面上,遠處連綿群山在迷霧中若隱若現(xiàn),共同呈現(xiàn)出一幅天然的水墨畫。(陸忠 攝)

稻城亞丁的牛奶海和五色海被四周雪山環(huán)繞,湖水清瑩碧藍,湖畔則是一圈乳白色環(huán)繞,湖水深淺不一,近岸由于湖底遠久植物的沉淀而略顯黑色,越到深處越藍得透亮。(余國權 攝)

四月,傣族最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潑水節(jié)悄然來臨。白天城鄉(xiāng)各地處處吉祥水花飛舞,笑語連天,一片歡騰;晚上村村寨寨唱傣戲,嘎秧弄,放孔明燈,徹夜不眠……2006年5月20日,潑水節(jié)經國務院批準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楊幫慶 攝)

楚雄州牟定縣安樂鄉(xiāng)河心村的原野綠意勃發(fā),村居和綠樹融為一體,蔥郁的稻田與一彎河水輝映,極像一幅“一水護田將綠繞”的生態(tài)畫卷,令人陶醉。(李光洪 攝)

雨后的一抹彩虹劃破天空,橫跨在連綿不斷的群山之間,祖國壯麗的山河令人神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余新聞 攝)

溫柔的晚霞拂去了午日的炎熱,將平靜的湖面染得金光閃閃,游人們提著小桶、拎著網(wǎng)兜,在河邊抓魚、撈小蝌蚪,盡情享受歡樂的休閑時光。(梁艷 攝)

在大理州云龍縣城北面,沘江水繞出了一個“S”型的大灣子,形成了類似道家“太極”圖案的天然地貌奇觀。(楊潤富 攝)

夏日清晨,陽光明媚,東川區(qū)濕地公園朝氣蓬勃,黃葦鳽在一片片大傘似的碧綠荷葉上慢步涉水覓食,展現(xiàn)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景象。(劉謙 攝)

瀾滄江畔,綠意盎然。游牧民族拉祜人世代在這里繁衍生息。清晨的薄霧將天河連成一線,夜晚的篝火譜寫著拉祜人的夢。(紀德銀 攝)

曲靖市羅平縣多依河景區(qū)山水秀美、環(huán)境清幽、瀑群密布、姿態(tài)萬千,令人流連忘返。(毛虹 攝)

田在腳下,云在山腰,陽光穿過云層照射在梯田的水面,水面閃現(xiàn)出金色的光芒,梯田宛如寶石一般鑲嵌在山上。(羅正恒 攝)

無邊的沙海,陣陣駝鈴聲,一列整齊的駱駝隊伍在沙漠中慢慢行進著,這既是一場有意義的旅行,更是一份對自我的挑戰(zhàn)。(范云輝 攝)

大自然就像是一位藝術家,揮動著手中的畫筆,以湛藍遼闊的天空為背景,用豐富的色彩描繪滿山的樹木和湖泊,構成昭通市水富市銅鑼壩森林公園這一幅雅趣盎然的山水畫。(周曉紅 攝)

賞霧賞霜賞雪,冬日的你,來詩密娃底就對了。清晨的霧漸漸散去,便可看見銀裝素裹的世界,冬霜在每一個冬夜都會如期而至,而你只需靜待美景。(贏軒 攝)

雄偉壯觀的麗江玉龍雪山,積雪終年不化,成片的云杉草甸吸引游人紛至沓來,駐足欣賞,流連忘返。(楊向紅 攝)

彌勒市西三鎮(zhèn)有個環(huán)境優(yōu)美、山清水秀的可邑小鎮(zhèn)風景區(qū),“可邑”是彝族阿細語的譯音,意為吉祥如意之地。可邑也是彝族“阿細跳躍”的發(fā)祥地,這里有古老神秘的彝族村落,熱情如火的阿細人民,每到節(jié)假日時總會迎來五湖四海的旅客游人觀賞游玩。(米潔 攝)
(昆明市 昭通市 曲靖市 楚雄州 紅河州 文山州 大理州 德宏州 麗江市 臨滄市紀委監(jiān)委供稿 云南省紀委監(jiān)委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