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駐省人大機關紀檢監察組到昭通市昭陽區監督檢查扶貧工作,來到省人大掛鉤扶貧點昭陽區青崗嶺回族彝族鄉白沙村,下車時首先見到幾個帶著小藍帽的工作隊員,其中有位干部跟我說:“好久不見了,你們那么遠來監督檢查扶貧工作,辛苦了?!蔽铱粗@人好面熟,但一時想不起來在哪見過,我想以前也經常來昭通出差,這人純粹像個鄉村干部,穿著樸實,四川口音,我在反復想,我認識這人嗎?“你們辛苦了”,這句話應該是我說給駐村工作隊員才對,他們最辛苦。

后來聽他介紹駐白沙村工作隊的具體工作情況,看了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黨員活動室、圖書室、建檔立卡貧困戶資料室、嶄新的村衛生室,以及工作隊員的辦公室。我才突然想起來,他是省人大辦公廳信訪處的二級調研員吳明高,在機關工作時經常在食堂一起用餐,還一起參加過黨員主題日以及黨員志愿者活動。
他是2018年4月從云南省武警總隊后勤部副部長崗位轉業到省人大辦公廳信訪處工作,一對雙胞胎女兒才一歲多,正是需要照顧的時候,2019年7月,他服從組織安排,舍小家顧大家,義無反顧地來到昭通市昭陽區青崗嶺鄉白沙村任扶貧工作隊隊長。不到一年時間,人憔悴了許多,白頭發添了幾根根,在扶貧點,與農民打成一片,以村為家。
今年疫情發生后,從2月3日開始,他背上消毒噴霧器,行走在各自然村,測量體溫,做村民思想工作,在搞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隊里的扶貧工作一樣沒有落下,工作壓力大,非常辛苦,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難怪我一時沒有認出他來。
我問他多久沒回昆明了,他說很久了,一是工作千頭萬緒,事情繁多;二是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責任重大。我還聽說有事請假回去要經過7個人審核,層層把關,時間緊任務重,要求嚴格。還聽他講,他時常利用個人資源關系,積極協調爭取社會力量助推脫貧工作,有一次他的一個朋友來看望他,被他的真誠和熱情,特別是為民辦實事的精神所感動,給白沙村捐贈了10萬人民幣支持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
來到青崗嶺鄉沈家溝駐村工作隊駐地,我熟悉的三個人皮膚明顯被太陽曬黑了,經常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身體結實多了。聽喬雪飛隊長講,疫情防控期間,他們主動與當地干部一起在村口、公路上進行防控檢查時,當地村民主動配合,老百姓還自發送來帳篷、口罩,送柴火、送水、送洋芋,與村民同心協力,守護全村的安全。
省人大辦公廳信息中心下派的工作隊員高程偉,快30歲了,因來到駐村扶貧工作隊兩年半時間,過年前因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工作隊員要當好疫情防控的指導員、宣傳員、篩選員、守卡員、消毒員,為了村里的防控工作,長時間未能回家與家人及女友相伴,女友忍受不了聚少離多的痛苦,分手而去,另嫁他人,小高到現在也沒有解決個人問題,但他不計較個人得失,任勞任怨,一如既往,盡職盡責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

我最熟悉的省人大機關黨辦主任和玉林,轉業軍人,納西族,十多年前在省人大民族委員會工作時,我倆共事過三年多時間,他主要負責民族立法工作,待人誠懇,工作認真負責。到現在有民族自治州、自治縣的同志上省人大辦事,會問他的情況,有深厚的民族情誼?,F在他的兒子還在上小學,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上好人生第一堂課,正是接送上學,最需要父愛的時候,他去年又生了一場大病,身體還沒有徹底恢復,但他堅決服從組織安排,毫無怨言來到昭通市昭陽區任扶貧工作隊總隊長,早出晚歸,帶領著全區150多個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協調各方面的力量支持脫貧攻堅工作,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充分發揮好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省人大機關下派的10個工作隊員中有9個是部隊培養出來的轉業干部,他們把習近平總書記對軍隊提出的“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軍人作風充分發揮到地方的脫貧攻堅戰,用好思想、好傳統、好作風來帶領老百姓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