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省文史研究館駐村扶貧工作隊在各級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始終堅守在扶貧工作一線崗位,嚴格按照年度扶貧工作目標任務,認真學習總結、大膽思考創新、勇于實踐工作,脫貧摘帽沖刺、“三項制度”監督落實、小額信貸需求座談、勞動技能培訓輸出、抗擊新冠疫情、重點項目協調、脫貧攻堅普查綜合試點及迎接第三方評估等各項工作扎實有序開展。
一是堅持常抓不懈,主動參與抗擊新冠病毒疫情。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暴發以來,省文史研究館掛鉤扶貧點魯甸縣雖未出現病例,但省外、境外返鄉人員疫情防護工作任務仍然艱巨,尤其是進入4月以來,國內疫情形勢得到了有效控制,群眾從心理上放松了疫情防護工作,農村白事大辦、紅事操辦的勢頭有所抬頭,都香高速建設也基本復工、翠屏平山頂生豬養殖項目全面動工。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李俊波、馬紅軍兩位成員認真分析當前抗擊疫情工作的嚴峻形勢,繼續發揚前階段全民抗疫時好的經驗和做法,不畏險阻、克服困難,與鎮、村工作班子一道,宣傳政策和防疫常識,做好外來人員居家隔離工作監督指導工作,并到都香高速A3、A4標段,牛欄江堰塞湖紅石巖項目部及翠屏村平山頂生豬養殖項目點查看防護措施,確保復工不忘防疫,繼續維護當前健康穩定環境。
二是關注群眾需求,積極協調組織勞動技能培訓輸出。當前脫貧攻堅工作的重點在持續穩定的收入來保障“兩不愁”這個目標,因疫情影響,全鎮今年勞動力培訓及輸出工作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在縣委、縣政府的統籌領導下,工作隊積極協調對接浙江、江蘇、廣東、昆明等用工單位,及時提供用工信息,通過全鎮共同努力,有序組織勞動力輸出6000余人;協調縣人社局與云南省勞服實業總公司對接,共組織龍頭山鎮12個村(社區)勞動技能培訓建檔立卡戶800余人,培訓主要涉及畜禽養殖、花椒核桃提質、公益性技能等行業,并為參訓學員爭取交通生活補貼80元/天/人,不耽誤基本生活生產的同時又掌握了基本技能。
三是嚴格自查整改,扎實推進脫貧攻堅普查綜合試點工作。為高標準迎接好各級脫貧攻堅考核驗收工作,順利完成全縣脫貧摘帽工作,魯甸縣委縣政府打響了脫貧摘帽總攻戰。按照昭通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根據《昭通市脫貧攻堅普查綜合試點工作方案》,從4月9日起,該縣由扶貧工作副總隊長李俊波帶隊,各鄉鎮1名扶貧工作隊員共計16人參加全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百日總攻行動”暨普查工作會議,進行了綜合試點業務培訓。4月13日至19日赴鹽津縣燈草村試點,開展清查摸底工作,共完成燈草村試點306戶建檔立卡戶摸底表編制和入戶登記工作,為7月份組織的全省普查工作夯實了基礎。為迎接各級脫貧成效考核驗收工作,省文史館駐村工作隊先后3次參加縣、鎮兩級自行組織的交叉檢查,積極參與鎮鎮交叉、村村交叉,主動發現短板和不足,現場指導整改落實到位,力爭上級檢查零問題、高標準脫貧摘帽。
四是開拓創新思路,積極主動協調重點項目建設。昭通市引進的上海東方集團平山頂生豬養殖項目在龍頭山鎮翠屏村落地,該項目由魯甸縣政府出資1700萬元完成前期“三通一平”工程(通水、通電、通路及場地平整)。項目總投資3億元,年生豬出欄18萬頭,每年可為當地農戶提供6000頭育肥散養指標,豬苗、飼料和基本養殖技術由養殖場提供,4個月出欄后養殖場回收肥豬,每頭約150元—200元的純利潤。為保證此重點項目按時完成“三通一平”工程,按時向養殖廠交付土地,扶貧工作隊員與鎮村干部一道,起早貪黑、加班加點、不厭其煩地做好做實群眾工作,克服重重困難,完成征地700余畝,遷墳115座,按時交付土地,確保項目如期準時開工。
五是反復推敲演練,高標準完成好第三方評估任務。為高標準完成好第三方脫貧成效考核驗收工作,縣扶貧工作副總隊長李俊波作為龍頭山鎮黨委第一書記,在全縣工作安排的基礎上,結合龍頭山鎮12個村(社區)脫貧工作實際,多次入戶走訪,因短板和困難施策,帶領鎮黨政班子一班人,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這個標準,從鎮村干部、扶貧工作隊員及第三方檢查組等不同角度,認真分析排查出重點戶、痛點戶和難點戶,因人施策、因戶施策,堅決將矛盾問題解決在考核驗收之前、解決在鎮村工作之中,絕不允許因個別戶或個別人的問題,影響全縣脫貧工作成效。4月25日至29日,第三方考核驗收期間,省文史研究館駐村工作隊嚴格按照“百日總攻”的要求和標準部署縣、鎮迎檢工作,堅持全鎮迎檢工作每天一統籌,黨政班子工作重點任務每天一商議,各村迎檢準備情況每天一匯報,全縣脫貧成效考核驗收圓滿交付答卷。
六是扎實摸底排查,督促扶貧經費發揮實際效能。為確保省文史研究館下撥龍頭山鎮扶貧工作經費使用精準,李俊波帶領馬紅軍針對各村統計上報的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短板問題戶和全鎮減貧任務戶進行了遍訪,摸排核實,及時整改,確保省文史研究館扶貧工作經費用在實處,用到刀刃上,全力助推全鎮脫貧摘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