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給云南中小企業帶來的生產經營困難,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充分發揮民營經濟暨中小企業領導小組協調機制作用,形成合力,強化惠企利企政策措施落實,精準服務,幫助云南中小企業解決各種困難問題,切實推動企業協同復工復產,全省中小企業復工率穩步提升。據云南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對2164戶(涵蓋一、二、三產業)問卷調查顯示,到四月底已復工企業1944戶,復工率為89.83%。省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獲悉,精準推動云南中小企協同復工復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加大財政、金融支持,為中小企業輸血造血
一是專項資金支持。針對防疫物資生產和流通企業資金緊張的情況,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第一時間協調2600萬元省級財政專項資金支持企業生產和流通。會同國開行等6家金融機構,聯合建立快速響應工作機制,為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并配合金融機構做好信息收集、企業對接等工作。二是幫助中小企業紓困化險。截至5月8日,累計發放中小企業(含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貸款204022筆共1543.05億元。其中,小微企業貸款202038筆共873.52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191811筆共399.88億元、加權平均利率5.62%。累計辦理貸款展期2577筆共123.19億元,續貸31124筆共264.03億元。三是實施重點企業名單制管理。先后公布五批共499戶疫情防控物資重點保供企業名單,并組織企業申報全國性重點保供企業。截至5月8日,各銀行金融機構累計向名單內企業發放應急貸款501.60億元,向復工復產企業累計發放貸款2116.25億元。
強化公共服務,精準解決企業堵點痛點
一是建立駐企特派員制度。協調防控物資生產企業轉產擴能,生產口罩、消殺用品,協助企業辦理產品生產許可證,協調熔噴布等原材料采購問題,鼓勵企業自主研發、轉型升級。二是聯動全省16個州(市)和部分縣區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和單位,積極開展以問題為導向的公共服務。如保山市公共服務平臺深入五個縣(市、區)55戶企業開展“一對一”精準對接幫扶。西雙版納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等平臺主動為入駐企業減免房租和綜合服務管理費,采購防護口罩、消毒酒精等防疫物資支撐園區內企業復工復產。據統計,云南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在疫情發生以來線上線下結合,開展了100多場次服務活動,服務企業近6000家。同時,在全省范圍開展“百、千、萬”服務工程,選取一百戶重點企業進行重點幫助和服務;組織專家團隊進入全省一千家企業進行把脈問診;陪伴企業成長、2020年全省實現“萬企上云”。
協調多方聯動,為復工企業保駕護航
一是與中國太保產險云南分公司簽署保險服務備忘錄,為全省300家復工復產企業無償提供限額6億元新冠肺炎保險保障,近50萬員工享受到不低于10萬元的保險保障,有效降低了企業復工復產后顧之憂。二是對接協調阿里釘釘、企業微信等25款線上辦公系統,免費提供給中小企業使用。三是攜手中國移動云南公司、中國電信云南公司、中國聯通昆明公司三大通信運營商為中小企業減免三個月的寬帶費用,降低企業信息化成本。四是聯合云南北啟律師事務所,組建了一支專注于民營企業的法律服務隊伍,開展“法企同行”活動,為有需要的企業提供免費法律咨詢服務,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加強宣傳引領,推動政策落地落細
通過“兩個專欄”,即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云南省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站開通中小企業疫情期間復工復產服務專欄;“一個微信號”,即云南企業公共服務微信公眾號;“一本手冊”,即動態編制《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企業扶持政策解讀》讀本,實時向廣大中小企業解讀國家和云南省近期出臺的政策措施,梳理財政、稅費、金融、穩崗就業、降低成本、其他支持等六大類43項惠企政策,累計發布各類信息900余條,服務專欄和公眾號閱讀量超過46萬次,推動惠企政策應知盡知,促進各項支持中小企業政策落地落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