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印發《2021年關稅調整方案》,決定從明年1月1日起,對883項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值得注意的是,抗癌藥原料、助聽器、嬰幼兒奶粉原料等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均在其中。
據了解,本次關稅調整是近年來力度較大的一次,不僅涉及稅率調整,也涉及以往幾年觸及不多的稅目調整,送出多個惠民生和促經濟的政策“禮包”,亮點頗多。
方案中明確,對第二批抗癌藥和罕見病藥品原料、特殊患兒所需食品等實行零關稅,降低人工心臟瓣膜、助聽器等醫療器材以及乳清蛋白粉、乳鐵蛋白等嬰兒奶粉原料的進口關稅。這些舉措對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意義重大。
“本次調整體現出較強的‘惠民生’導向,有利于降低患者和消費者的經濟負擔,提高生活品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貿組織研究院院長屠新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除了惠民生,此次調整還有多項促經濟的利好調整。比如,為滿足國內生產需要,降低燃料電池循環泵、鋁碳化硅基板、砷烷等新基建或高新技術產業所需部分設備、零部件、原材料的進口關稅,從5%-8%降到2%-4%。為改善空氣質量,支持環保產品生產,新一輪關稅調整還降低了柴油發動機排氣過濾及凈化裝置、廢氣再循環閥等節能環保商品的進口關稅
此外,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實現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根據我國與有關國家或地區簽訂并生效的自由貿易協定或優惠貿易安排,2021年我國將對原產于相關國家或地區的部分商品實施協定稅率。
據了解,此次關稅調整措施,將有利于更好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既滿足國內需求,又提升我國產業技術發展水平,促進形成宏大順暢的國內經濟循環;有利于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機會;有利于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更好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促進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共同發展,推動合作共贏。(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邢婷婷 張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