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編號xxx,反映問題:五華區某街道某社區居民小組支部書記張某、組長李某低價出租集體土地,非法收受賄賂,村集體賬目不公開……”
“搜索關鍵詞,看是否存在重復舉報情況……”
“經系統調取,發現舉報張某的信訪件2封,分別是2019年6月、12月,均已查處回復。經反復比對,反映內容與訴求與本次內容相同……”
“因目前無新內容,建議作為重復件處理……”
這是近期在五華區紀委監委信訪室上演的一個場景。自從推動“智慧信訪”建設以來,對檢舉控告信訪件的處理采取數字化分析比對已經成為常態。
隨著信息技術與檢舉控告處理工作深度融合,從群眾網絡舉報以及舉報信件掃描存檔,到信訪部門分析研判、分流轉辦,再到紀檢監察室、派駐紀檢組、街道紀工委查辦等一系列工作,信息化處理在檢舉控告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今年來,該區紀委監委持續強化“智慧信訪”建設力度,在持續暢通網絡舉報渠道,讓舉報人足不出戶就可以反映訴求的同時,加大力度對控告對象、受理范圍等知識的宣傳推廣,積極營造黨員群眾參與監督的良好氛圍,及時辦理回復,進一步激發了黨員群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今年來,截至目前,網絡舉報占五華區紀委監委舉報總量的75%,呈大幅上升態勢,網絡舉報件在“信、訪、網、電”四種舉報方式中的占比已經遙遙領先。
“處理檢舉控告是紀檢監察機關的基本職能,是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相結合的重要途徑,由于受限于種種原因,以前信訪舉報辦理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區紀委監委一名負責人說道。
信訪檢舉舉報平臺的建設及運用,在方便舉報人的同時,一定程度地提高了信訪件的辦理效率。如以前收到信訪件認為內容可能重復的,就需要翻找以前的紙質臺賬資料,一件一件查找比對,耗時耗力。運用平臺后,只需要輸入關鍵字詞就可以快速地查詢到結果,并可直接在系統中進行判定是否屬于“一信多投”或“與前信合并處理”等等,文章開展那一幕就是信息化處理,快捷還精準,省時省力的很好的例子。
除了具備查詢、節省時間的作用,平臺的運用讓信訪件流轉更加規范有序,每個信訪件到達平臺都有清晰的時間記錄,這就要求辦件人員必須嚴格按時限要求流轉辦件。且每一步的辦理都會在系統上有痕跡,每一個信訪件的去向都有跡可查,可以有效避免信訪件被“劫獲”,線索被人為“掐斷”等問題,讓每一封信訪件都找得到來源,查得到進展,看得到處理結果。
“平臺的便捷性還體現可以上下級紀委監委可直接通過系統收報信息,不用再花費時間在路途上往返,還可避免通過人員報送發生泄密行為等風險。”該區紀委監委信訪室負責人表示。
“暢通了網絡渠道,建設了舉報辦理平臺,如何持續提高辦理能力,是我們的工作重點。”該區紀委監委一名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持續提高辦件能力,特別是網絡件的處理能力。同時,強化信訪及案件辦理部門統籌協調,優化處置流程,協同作戰,形成持之以恒正風反腐的合力,努力營造良好的政治氛圍。”(馮麗梅 王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