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為確保開好局、起好步,昭通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問題導向,直面短板弱項,積極對全年工作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謀劃,著力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以正風反腐新成效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昭通已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我們必須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為全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保駕護航。”據悉,該市委四屆七次全會已經審議通過了《昭通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建議》,為確保規劃的順利實施,市紀委監委把強化政治監督作為首要任務,要求各縣(市、區)紀委監委加大政治巡察和重點領域監督檢查力度,切實發揮監督保障執行的作用。
為確保規劃貫徹執行到位,水富市提出,要緊盯推進規劃前進方向是否正確、機制制度是否健全、工作抓手是否有力、工作成效是否明顯等方面的問題,深入查找貫徹執行規劃的政治偏差,堅決破除貫徹規劃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肅查處在落實規劃上做選擇、搞變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陽奉陰違等行為。
加強政治監督的目的在于精準發現問題,提前“把脈開藥”,“治病救人”。彝良縣在強化日常監督的過程中,著重在“治未病”上下功夫。該縣正在著力完善監督對象個人廉政及其所聯系鄉鎮(單位)政治生態“活頁夾”,對政治生態進行精準“畫像”,做到“一人一檔”“一地一檔”,把監督貫穿于日常工作中,從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抓起,做到全面掌握底數,抓早抓小、防微杜漸。
在腐敗治理方面,昭通市的目標是既保持懲腐高壓態勢,又促進社會穩定。一方面,堅持全覆蓋、無禁區、“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重拳“打虎”“拍蠅”,堅決查處不收斂不收手的違紀違法問題;另一方面,把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的專項治理與整治脫貧攻堅中漠視群眾利益問題作為重中之重,開展全方位、多角度、可視化精準監督;與此同時,把以案促改作為扎牢制度籠子、規范權力運行的重要抓手,既盯個案治標,又謀全局治本,實現查處一案、警示一片、規范一域的治本目標,做實做細查辦案件的“后半篇文章”。
在改革創新方面,該市紀委監委要求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繼續深化監察體制改革,不斷健全完善監督管理體制機制,推動各類監督融會貫通。對此,該市11縣(市、區)紀委監委紛紛進行了系統謀劃和部署。鎮雄縣探索建立村級“小微權力”運行監督機制便是該項工作的亮點之一。
該縣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新的一年里,全縣將繼續加大村級財務收支、農村低保、惠農資金發放、異地搬遷、農危改等涉農資金使用情況公示力度,著力發現和糾正突出問題,進一步規范村級權力運行。
另外,為了強化法治思維,推動紀法融通,昭陽區紀委監委計劃常態化組織紀檢監察干部參與庭審旁聽活動,零距離、全景式地開展紀法貫通、法法銜接現場業務教學,通過以案釋法,查找差距,總結經驗,進一步增強紀檢監察干部證據意識,提高訊問和詢問技巧。
為提高監督效率,永善縣將深化每月監督檢查工作提示和重點工作預警制度,拓展派駐單位對駐在部門的工作監督,督促派駐單位切實發揮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著力解決顧此失彼、推諉扯皮等問題。
“新征程上任務更加艱巨繁重,我們必將奮力譜寫昭通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代理主任師逸表示,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持之以恒奮發進取、擔當作為、砥礪前行,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為加快推進昭通高質量跨越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紀律保障。(朱鵬 || 責任編輯 趙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