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為了祖國和人民,奉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如果人生再來一次,你還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嗎?”云南婦女運動先驅趙琴仙靜靜聆聽,在眼前這位來自21世紀的青年女黨員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當然!”趙琴仙篤定地答道,沒有絲毫猶豫。

那是李國柱、吳澄夫婦,即便遭受嚴刑拷打,他們眼中仍閃爍著希望之光。“革命成功了是嗎,未來是什么樣的?”英勇就義前他們關心的依然是祖國的未來。
“革命成功了!”100年后,一對青年黨員夫妻告訴他們,這對紅色伉儷欣慰地笑了。

“退休了為什么不在家享清福?”善洲林場的90后護林員心里充滿疑惑,明明這些苦差事年輕人做就可以了啊,為何年邁的他退休以后還要如此操勞?
“荒山上的樹和小孩子一樣金貴,但是這要長起來了,這座山就又活了。”說話的人是楊善洲。

那時,剛滿17歲的張桂梅,決心化身一盞“燃燈”,照亮山區女娃的求學路。她問數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在支撐著走下去?
“信仰的力量!”2021年,64歲的張桂梅回答道。

“我們當時報紙排版是鉛字印刷,可沒有你們現在這么方便”。在《云南日報》創刊老報人的講述中,青年黨報記者細細聆聽著過去的苦與甜。從鉛與火、光與電到數與網,無論媒體形態如何演變,黨報的初心始終不變。
一場穿越百年的對話,正在云嶺大地上展開……
6月30日,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強化黨史學習教育輿論引領,在中共云南省委宣傳部、中共云南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下,由云南網特別策劃的新媒體產品《一場穿越百年的對話1921—2021》正式上線。
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云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變化;百年來,在共產主義信念的踐行中,云嶺大地涌現出前赴后繼的優秀黨員。婦女運動先驅趙琴仙,紅色伉儷李國柱、吳澄夫婦,讓荒山變蒼山的楊善洲,在艱苦卓絕條件下創立《云南日報》的老報人,以及“燃燈校長”、剛剛獲頒“七一勛章”的張桂梅……
他們的故事和精神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當今年輕人同樣如此,正從前輩榜樣身上不斷汲取前行的力量。而與此同時,青年們心中也有疑惑:如果能重來,趙琴仙還會奉獻自己年輕的生命嗎?為什么楊善洲非得和荒山較勁?對張桂梅來說信仰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先輩們也有問題想問后來者:革命成功了嗎?未來的云南、崛起的中國是什么模樣?
于是,一場穿越百年、跨越時空的對話開始了。在《一場穿越百年的對話1921—2021》中,共有5組對話,創新采用“現場景實拍+虛擬動畫演繹”的形式展現:21世紀的婦女工作者與趙琴仙促膝長談;年輕的黨員夫婦向李國柱、吳澄夫婦講述當今的美好生活;青年黨報記者聆聽《云南日報》創刊老報人回憶過去的苦與甜;90后護林員從楊善洲的諄諄教誨中找尋生命和事業的真諦;以及64歲的張桂梅回望17歲的自己,告訴那個小姑娘“你的選擇沒有錯”。

百年風雨兼程,百年砥礪前行,百年初心不變。通過前輩與后輩的交流,《一場穿越百年的對話1921—2021》將百年云嶺巨變、前輩楷模故事、賡續紅色血脈、譜寫中國夢的云南篇章等主題充分呈現,讓廣大網友學習黨史的熱情更加高昂,愛黨愛國之情得到進一步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