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4月和1936年4月,紅軍長征曾兩次經過富民,歷時4天,行程280多公里,在富民發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會議室座無虛席,紀檢監察干部們滿懷虔誠、認真聆聽黨史研究室老師深情講述紅軍長征過富民的歷史故事。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富民縣紀委監委用活“線上+線下”學習宣傳陣地,依托紅軍長征過富民的紅色歷史,以專題學習、教育培訓、“我為群眾辦實事”等實踐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活”“熱”起來。
“要把這段歷史記在心間,從中感悟初心的力量,汲取豐富的精神給養,以新擔當新作為擔負起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的新使命……下面請大家全體起立,滿懷深情大聲誦讀《紅船精神》……”
一大早,在主持人的帶領下,全體紀檢監察干部佩戴黨徽,精神飽滿地開始了紅色經典誦讀活動,嘹亮而整齊的誦讀聲音回響在會議室上方。
“90后”紀檢監察干部小楊說,“作為新入職的紀檢監察干部,我將秉承‘紅船精神’中蘊含的堅定信仰,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紀檢監察‘戰士’。”
“監督執紀問責、政治巡察、審查調查開展到哪里,黨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富民縣紀委監委以“為民用權履職責、廉明守正執法紀、嚴明綱紀建隊伍”為目標,創立“賦明紀”黨建品牌。將“賦明紀”logo印在“黨員志愿服務”制服上,在群眾需要的地方,總能看到“紅色志愿者”們的身影,一個個問題迎刃而解,傳遞著溫暖人心的力量。
“以學習成效激發工作動力,在紀檢監察崗位上砥礪奮進,才是我們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初衷。”縣紀委監委主要領導如是說。(沈鴻雁 || 責任編輯 王云菲)